儿童免疫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时间:2019-06-08 11:40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国家规定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部免费,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种。免费接种的疫苗有11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白破疫苗,通过接种上述11种疫苗,预防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型和C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等12种传染病。部分疫苗只有在流行区才接种,如: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等。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婴儿出生后1个月内,父母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管片社区医疗保健机构办理预防接种卡和证,同时告知父母要妥善保管好接种证,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按时完成免疫规划,所有疫苗接种记录都要登记在册,每次进行预防接种时都要携带。
绝对禁忌证包括严重心、肝、肾疾病,活动型结核病、严重营养不良、严重过敏体质、先天性免疫缺陷、癫痫、婴儿痉挛症、以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等。 暂时禁忌证包括正在患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疾病、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暂缓接种,待疾病痊愈后补种。 1.接种人员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执行无菌操作,三查七对。 2.接种人员必须正确掌握免疫规划程序,要求剂量准确,严格掌握接种次数、接种部位、间隔时间和不同疫苗的联合免疫方案。 3.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 4.接种前准备好冷链设备。 5.接种时查验并核对预防接种卡证,作好登记。 6.接种前仔细询问有无禁忌证,检查皮肤,确认可以接种时,家长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7.接种前核对疫苗名称、厂家、批号、剂次、间隔,接种部位、吸附制剂要摇匀后使用。
1.接种疫苗后用棉签按压针眼,不可揉搓接种部位,待3~5分钟接种部位无出血拿开棉签。 2.叮嘱父母儿童需在接种现场观察15~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3.嘱父母儿童接种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多喝水,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 4.接种当天不宜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5.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前后30分钟内不能进食热水、热奶。 6.注意观察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父母正确处理。 7.交代下次接种前一晚给儿童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换上宽松柔软的开衫。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