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仙,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儿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疫情期间,孩子们的免疫规划疫苗可能会延迟接种。其实,各国免疫接种数据均显示疫苗延迟接种并非罕见现象。那么疫苗延迟接种安全吗?有效性如何?更应该优先接种哪些疫苗?这一系列的问题一定在困惑着家长们。
常见延迟接种的原因包括:疾病状态、担心副作用、不了解免疫程序及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等,如果长期延迟或未完成加强免疫程序可能导致免疫失败。大量国内外研究显示,对于短期延期或不同疫苗间隔程序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有限。目前,就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疫情下,规划内不同疫苗可能出现的延迟接种,具体应对措施有哪些呢?
1. 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疫苗,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初种。有研究报道出生6月龄后接种并未降低接种成功率及增加副作用,同时发现延迟接种的卡介苗并不影响其他疫苗抗体的产生。所以,卡介苗在因疫情导致延迟接种时可以等待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超过3个月龄未能接种,需要先进行皮试,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
2.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正常接种程序为0~1~6月龄,即出生后24 h内、1月龄和6月龄各接种一剂次。研究显示延期接种2~3个月接种,抗体阳性率及安全性均良好。在疫情期间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大部分婴儿可能会面临第2或第3剂次延迟接种的情况。建议延迟接种在12月龄之前完成3剂次接种,其中第1与第2剂间隔应≥28 天,第2与第3剂间隔应≥60 天。对于超过12月龄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
3.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接种程序为2~3~4月龄接种基础剂次,4岁龄接种加强剂次。从2020年开始,前两剂次将采用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来替代之前的减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OPV)。含脊灰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也可以作为替代。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三种情况的延迟接种:①满2月龄尚未接种;②接种了第1或2剂次,2或3剂次延迟;③满4岁龄,第4剂次延迟。荟萃分析显示接种间隔>4周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于<4周的,延迟接种6个月内,4岁时抗体阳性率达85%。
所以建议:接种条件恢复后,优先补种本疫苗。对于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4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4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补种时两剂次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天。
4.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为3~4~5月龄接种基础剂次,18月龄接种加强剂次。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三种情况的延迟接种:①满3月龄尚未接种;②接种了第1或2剂次,2或3剂次延迟;③满18月龄,第4剂次延迟。
一项队列研究显示即使延迟接种或在半岁之内剂次接种不够3次,只要在12~13月龄加强1剂仍然可获得同等免疫效力。对于0~2岁的儿童,在12月龄之内,任何时间接种3剂的总有效率都在90%以上。对于满18月龄的婴幼儿,由于接种了基础3剂获得了较强的保护,第4剂次间隔12~23个月加强不会影响免疫原性和效价,延迟至24月龄接种具有同等效力。
建议:接种条件恢复后,优先补种本疫苗。对于尚未接种任何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婴儿,由于其基本无法获得母传的保护性抗体,难以预防2月龄之内的百日咳发病。如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接种,建议严格居家隔离,监护人做好防护措施。3月龄~5岁未完成百白破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三剂每剂间隔≥28 天,第4剂与第3剂间隔≥6个月。≥6岁接种百白破和白破疫苗累计<3剂的儿童,用白破疫苗补齐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
5. 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
A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接种程序为6、9月龄各接种1剂。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C)接种程序为3周岁、小学四年级各接种1剂。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三种情况的延迟接种:①满6月龄尚未接种;②接种了1剂次,第2剂次延迟;③3岁或小学四年级剂次延迟。国内研究显示:接种了1剂次后,抗体阳性率为80%~100%,显示了较好的免疫原性。
建议:接种条件恢复后,<24月龄儿童补齐A群流脑多糖疫苗剂次,两剂次间隔≥3个月。≥24月龄儿童补齐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剂次,不再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与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间隔≥12个月。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两剂次间隔≥3年,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6. 麻腮风疫苗
麻腮风疫苗接种程序为3剂次,8、18月龄和6岁龄各接种1剂。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3种情况的延迟接种:①满8月龄尚未接种首剂;②接种了第1剂次,满18月龄剂次延迟;③接种了前两剂次,6岁龄剂次延迟。
研究显示:接种起始月龄为8~12月龄与>12月龄两组的保护率和抗体水平并无差别。甚至从全球大量研究的结果来看11~12月龄接种第1剂麻疹疫苗的血清阳转率更高。国内研究认为,为控制低年龄麻疹病例,建议满8月龄儿童应尽早接种麻腮风疫苗。其可与其他免疫规划疫苗同时、不同部位接种,特别是免疫月龄有交叉的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如需接种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完成接种时,则优先接种麻腮风疫苗;若未能与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则需间隔≥28天。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麻腮风,接种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获得接种,建议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1剂接种。第2剂补种应与前剂次疫苗间隔≥28 天补种,若已>14岁,不再补种;第3剂补种应与前剂次间隔≥1年补种,若已>14岁,不再补种。
7. 乙脑减毒活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程序为两剂,1周岁(少数地区为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乙型脑炎主要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三带喙库蚊是本病的最主要传播媒介。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冬季,气温不高,蚊虫尚未密集出现,受感染的可能性较低。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两种情况的延迟接种:①满1周岁尚未接种;②接种了第1剂次,2岁龄剂次延迟。国内报道12~24月龄儿童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后抗体阳性率为87.2%。
建议: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获得接种,建议于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
8. 甲肝灭活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接种程序为两剂次,即18和24月龄各接种1剂。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两种情况的延迟接种:①满18月龄尚未接种;②接种了1剂次,24月龄剂次延迟。由于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目前居家隔离的情况下感染风险较低。研究者对18月龄~4岁受试者随机接种1剂甲肝疫苗后,抗体阳转率为95.2%。故甲肝灭活疫苗延迟接种是安全有效的。
建议: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获得接种,建议于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1剂甲肝疫苗接种。
不建议延迟接种的疫苗
(1) 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需要在出生后尽快接种,尤其是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应在开展助产服务的产科接种单位及时接种,并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3月龄以下儿童的卡介苗无接种禁忌症者及时接种。
(2) 狂犬病及破伤风暴露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按照预防接种程序及时、全程接种。
优先安排补种的疫苗
(1) 接种条件恢复后,优先安排可能超过免疫程序时间的儿童。
(2) 优先安排含麻疹成分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等)、乙肝疫苗(尤其是母亲表面抗原阳性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的接种。
(3) 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出生时未及时接种,如符合同时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条件的,建议同时接种多种免疫规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