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宝宝度过种苗不适期
时间:2018-06-10 14:45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接种疫苗,俗称打防疫针,是保护孩子少受或不受某些传染病侵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今随着预防接种知识的推广,不懂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的父母大概不多了。不过,似懂非懂或心存某些疑虑的家长也不在少数。 防疫针多打好还是少打好 谈到疫苗的剂量问题,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徐传国教授介绍,防疫针多打少打都不对。过多地注射疫苗,不仅不能使孩子获得应有的抗病力,反而可能使免疫力降低,甚至无法产生免疫力。如同我们进餐,本来吃300克食物就够了,获得的足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若为了多获得营养而拼命多吃,吃上500克甚至上千克食物,表面上看吃的食物多了,但实际上获得的营养并不会呈比例地增长,反而因为加重了胃肠的负担,导致而减少了营养素的吸收,得不偿失。而且,各种疫苗确系用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制成,虽然经过杀灭和减毒等特殊处理,但接种后仍可能发生一些反应。尤其是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将培养细菌或病毒生长所用的物质完全清除掉,这些残留物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随着打针次数的增加而增多。 那么,是不是接种越少越好呢?也不是,正如进餐一样,没有一定的数量保证,身体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正确之举是遵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因为计划免疫程序是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科学试验而制定的,不要随意更改。例如,宝宝出生时注射卡介苗与疫苗,2个月时服用脊灰疫苗,3个月时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8个月时接种麻疹疫苗等,既不要漏打或少打,也不要多打。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方针,完全可以避免接种疫苗的某些副作用而尽收其利,保护孩子免受传染病之害。 哪些情况下应暂缓预防接种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每种预防制剂均有一定的接种对象,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进行预防接种的。在有以下情况时均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2、正在患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3、有、、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对有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等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4、患急慢性肾脏病、活动性、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化脓性中耳炎的小儿,打预防针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影响患儿康复。但需要指出的是,小儿如果患有,只要心脏功能好,照样可以打预防针。 5、预防接种期间,若小儿不舒服,有呕吐、和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如何帮宝宝度过种“苗”不适期 宝宝稚嫩的身体受到外来物质的“侵入”,难免会发生各种反应。因此,父母一定要悉心呵护,帮助宝宝度过接种疫苗的不适期。 1、宝宝在打防疫针前,妈妈要给他洗一个温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 2、向医生说明宝宝的状况,如有无发烧、是否有较严重的咳嗽、腹泻等,以便医生判断有无接种的禁忌症。 3、宝宝接种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4、宝宝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 5、宝宝注射疫苗后当天不要洗澡,不要让宝宝进行剧烈。 6、保护好宝宝注射部位的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让宝宝用手抓到。 7、接种疫苗后,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休息,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