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暖方让你温暖过冬
时间:2019-11-13 23:02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新闻 点击:次
姜糖苏叶饮预防伤风 取生姜3克、红糖15克、紫苏叶3克;将生姜洗净,切成细丝,与紫苏叶一起放入杯中,加入红糖,用开水冲泡,盖上杯盖焖10分钟,趁热服用,每日两次。 方中,紫苏叶辛温,可发布散寒,宜通肌表,疏散郁闭的肺气,理气合营,能治疗有恶寒发烧、头痛鼻塞或兼见咳嗽、胸闷不舒等症状的风寒伤风,以及患了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状的肠胃型伤风。与生姜配伍,可增强解表散寒的功效。红糖甘温,既可温中散寒,助紫苏叶、生姜发散在表之寒,又可作为调味品,减缓辛辣甜蜜的味道。 其他,本方关于怀孕期间恶心呕吐者、吃鱼蟹之后腹痛恶心者、小儿肚子受凉吐逆腹泻者都有不一定功效。在遭受暴雨、冰雪、寒风、水湿侵袭后,泡一杯姜糖苏叶饮有了预防伤风的成绩。需属意的是,怀孕重困乏、神气昏沉、胸脘满闷不舒、没有食欲、大便黏腻不顺畅等湿热内蕴闪现的人不宜服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温中补血 取羊肉250克、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后沥干;当归、生姜划分用净水洗净,生姜切片;生姜下锅内略炒转眼,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后,与当归一同放入沙锅内,加开水过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3小时,调味即可。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中,当归补血调经、活血化瘀、缓急止痛、润肠通便,其本色是补血不滞血、活血不伤血,为调经补血第一要药。羊肉性温热,暖中补虚、补肾填精、开胃壮力、散寒除湿,配伍当归增强补虚温阳之力,既补血又止痛。生姜温散,助羊肉散寒暖胃,且除膻味。三味同用,造成容易、成效显著、风味希奇,有温中补血、调经散寒的功效。 此方尤其适用于有面色惨白、手脚严寒、小便清长等症状的体质虚寒者日常食用;还可缓解主妇月经推迟或量少、闭经痛经、经期头痛、胎动不安、制造后腹痛头晕等症状;也适用于男性阳痿、寒疝、后方腺炎、后方腺增生等疾病;老人体弱、有各类退行性病变者,也可常服。另外,体内寒气重者可多加生姜;常发热、咽喉肿痛、口舌溃烂者慎用此方。 丹参米酒,解腹部发凉 取丹参200克、米酒1kg;将丹参毁坏,用米酒浸泡半个月,早晚服用,每次15毫升;或每次10毫升,逐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方中,丹参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的成就。现代药理实行讲明,丹参有缩减冠状动脉感化,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并减慢心率,对冠心病等老年末年性疾病大有益处。米酒性温,不仅通血脉,还使药力更强,对因寒而至的肉痛、寒痰咳嗽皆有减缓效果。用丹参泡酒,非常适合血瘀闭经、痛经,且伴有腹部发凉的女性服用,也可作为冠芥蒂、心绞痛患者的保健药酒。此方不合乎妊妇服用。 五味枸杞饮初咳慎用 取五味子50克、枸杞子50克、白沙糖20克;五味子用小纱布袋装好,枸杞子剪碎,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1.5升,用小火煎沸,滤出药液倒入杯中,再加白沙糖搅匀即可饮用。 方中,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肾、心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常使用于肺肾两虚、精气耗伤招致的肺虚咳嗽、肾虚体弱、持久腰痛等证。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可滋补肝肾、明目润肺,对肺肾阴虚而至虚劳咳嗽有不一定减缓劝化。在《本草大纲》中,白沙糖也是一味中药,可与中缓急、生润泽燥,经常使用于医治肺虚咳嗽、肺燥咳嗽。三味共用,可健脾胃、补肝肾、养血汗、生津止渴,合用于冬天五脏虚亏、气血不足所导致的疲乏无力、面无血色、腰膝酸软、心慌失眠等症状。 需注意的是,咳嗽初起、大便不成形者慎用本方,血糖高、糖尿病患者可少用或不必白砂糖。 红茶暖胃又驱寒 起首、红茶可暖体抗寒。秋冬时节人体生理苦守消退,阳气减弱,对能量与养分申请较高,此时泡上一杯红茶,可起到防病的劝化。红茶甘温,可养人阳气,且汤色胭红,能给人以温馨的感觉,红茶中含有雄厚的卵白质和糖,生热暖腹,能增能人体的抗寒才略。 其次、红茶可养胃。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具有收敛作用,对胃有定然的刺激浸染,在枵腹状况下刺激性更强,所以无心空肚品茗会感受不适。屡屡饮用加糖、加奶的红茶,能消炎、爱惜胃黏膜,对治疗溃疡有了不一定成就。但红茶不宜放凉饮用,那样就会影响养胃和暖胃成果,还或者因放置时间过长而降低养分含量。 第三、红茶可助消化。红茶可以去平淡、捐献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并强壮心脏屈从。日常饮食感触油腻与胃胀时,多喝些红茶,可以减少清淡,推进消化。 第四、红茶可预防伤风。执行标明,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过滤病毒防止感冒,并预防龋齿与食物中毒,低落血糖值与高血压。 冬季暖身食物排行榜 1、羊肉、牛肉等富含蛋白质与铁的食物。卵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为热量从体表发散出去,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消散,脂肪则是4%~5%。是以,冬天吃高卵白质的食物有助机体抗寒。值得注意的是,在富含卵白质的食物中,红肉与动物内脏等照旧铁元素的好来源。铁在体内退出血红素合成,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缺铁者外周结构的供氧削减,会因打造热不够而觉得寒冷。需要揭示各人的是,天天吃肉量别超2两。 2、海带、紫菜、海鱼等富含碘的食物。甲状腺素是人体改弦更张调控的重要激素,影响着人体的代谢率高下、成长发育、神经和肌肉听命。它能推动身体中的卵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转化成能量,抵挡寒冷。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质料,假如缺碘,身体御寒材干会是以降低。海水中含有厚实的碘元素,因而种种陆地食物均为碘的良好本源,如海带、紫菜、海鱼等,冬天理当常吃。 3、鲜枣、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研讨显示,摄取大批维生素C能显然削减因寒冷而导致的直肠温度下降,并可减缓肾上腺的过火应激反响,增强身体对寒冷的耐受性。柿子椒、番茄等深色菜,以及柑桔、鲜枣、猕猴桃等瓜果富含维生素C。 4、粗粮、绿叶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大部份B族维生素在体内起到辅酶感召,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卵白质代谢中起着紧要浸染,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都与能量代谢亲昵干系。维生素B1主要具有于燕麦等细粮、坚果、瘦猪肉及植物内脏中。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植物肝脏、蛋黄、奶废品、绿叶菜等。富含尼克酸的食物有全麦废品、糙米、豆类、芝麻、花生等。 5、辣椒、姜等香辛料。在寒冷的冬天,恰当吃些香辛料不仅能给人人带来味觉上的享受,还有助人体抵挡寒冷。譬喻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产热后劲,能促退血液循环,改善怕冷、冻伤等;美国农业部研究发现,饮食中加入肉桂,能提高身体革故鼎新速率,推动出产热;姜中的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兴奋神经,使全身变得和煦。是以,冬天在烹饪时,可以多放些辣椒、肉桂、姜等香辛料。 中医教你身体八部位保暖 双脚。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肾与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因为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线路”最长,血液供给往往不足。自身热能不敷,就要求助“外援”,最好的办法是天天用热水泡脚,推进周身血液轮回,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支配最好,同时可推拿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节脏腑、舒通经络的感化。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腰部。腰部第二怕冷,它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一旦它觉得冷就会当即“闹殷勤”,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零乱、痛经等。因而,岂论男女天冷时不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处),天天迟早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头部。头为一身之掌控,诸阳所会,百脉相似,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激起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头部照常最不善于留住热量的部位。研讨发现,静止外形不戴帽子的人,在气温15℃时,头部消散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气温4℃时,占60%。以是,天越冷越要给头部保暖,冬天外出定然要戴帽子,最好是能挡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凉风直吹。别的,天天凌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畅达,推动诸阳回升,气血不衰。 脖子。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照旧咽喉要道,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这使它“身体”分外娇贵,一旦受寒,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病就会接踵而来。冬天最好穿立领装,非常是白叟,外出定然要戴领巾,对预防高血压、血汗管病有利益。 膝部。膝部受凉可导致枢纽关头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枢纽关头疼痛。关切膝枢纽关头的关头是保暖御寒,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毛裤,把稳流动不要过量。除了冬季,雨雪天、夏地面调房中也都不克不及让膝枢纽关头受凉、受潮。 耳朵。耳朵体积小,征战氛围的面积大,热量很容易散发。外加耳朵皮肤薄,耳廓短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因另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套,可以戴上耳包,或用严惩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和顺的室内,可以很快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捷回暖。维持天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5-10分钟。 鼻子。鼻子也常常暴露在外,如果鼻黏膜交兵冷氛围,粘液渗出会削减,毛细血管会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就变差,从而招致病菌进入肺内,添加呼吸道沾染的概率。外出时戴个纯棉口罩,但最好不要用领巾遮挡,以防上面的细菌或织物纤维进入鼻腔。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互相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夙兴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加强鼻部血液循环,前进耐寒手段。 背部。背为阳中之阳,如无视背部保暖,易受风寒之邪入侵,耗伤人体阳气,导致免疫屈就下降。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气好的时辰,别忘了给后头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按摩穴位拯救身体暖融融 1、肩井穴 推拿肩井穴不仅能够初进血液轮回还能够让你的肩颈部加倍的暖与起来,还可以协助你缓解颈肩酸痛以及有头有尾落枕等等的坏处。 具体独霸方法是:被推拿者取坐姿,按摩者站在其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天然搭在被推拿者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使劲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力度不成过重,时日不宜太久。十分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行过分。 2、神阙 神阙穴是一个短折要穴,可以在天天晚上睡觉以前将咱们的双手搓热放于肚脐,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按揉至发烧,多么做可使我们的腹部和煦,从而使得我们面色红润,还可以缓解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等症状。 3、耳朵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季往往推拿双耳,不仅能预防冻疮,另有助于肾脏的保健与气血的顺畅。下列是三种最常用的方法。 拉耳垂:用两手拇指、食指揉搓耳垂至发热,而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 提耳背:用自己的双手捏住双耳的上部外观,多么适当的进行提拉耳背,在提拉的时候大拇指以及食指特地按揉耳尖,等到按揉发热就能了。 摩耳轮:用我们的拇指放在耳轮内侧,其余的四指放在耳轮外侧,暗暗揉搓2-5分钟,之后往上提捏,只有感觉到发烧就能够啦。 4、大椎 大椎穴为“三阳”、“督脉”之会,全身阳气都在这里交汇。推拿大椎就相等于掀开了全身“暖气”的总开关。 大椎穴的取法是:低头时,颈后最明明的骨性鼓起下方的凸起处。在家中淋浴时,可将淋浴头对着颈后接连用热水洗清,能让你在寒冷季候感觉全身温煦。一样平常淋浴年光不宜过长(不跨越20分钟),体弱或随同血汗管疾病的人,还应酌情减少光阴,水温在40℃支配为好。 5、阳池 阳池穴,这个穴位顾名思义就是阳气分离的处所,它位于手腕背横纹的中点处。刺激阳池穴,年华要长,用力要缓,两手瓜代按揉,可减缓手部冰凉的症状。 6、劳宫 就在咱们的掌心里,有个劳宫穴,当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就是该穴。劳宫穴五行属火,可采取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推拿,每穴按10分钟左右,天天2-3次,能够起到暖手助热、宁神养心、促进睡眠的感召。 7、足三里 《灵枢》纪录:“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调于足三里。”秋冬日节常按揉足三里,可补中益气,让下肢和顺。 足三里的取穴方法是:当腿蜿蜒时,可以看到在膝枢纽关头外侧有一块赶过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等于足三里了。按摩时,通常用拇指指面出力于足三里,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慢慢揉动。其余四指握拳或伸开,起支撑浸染,以协同使劲,让刺激欠缺达到肌肉布局深层,发生发火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抓紧,几回再三把持数次便可。 8、涌泉 不少人最怕冷的中央就是脚,穿棉鞋都暖不起来,我们的脚上也有一个“暖气”开关,就是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心,在足底前1/3凹陷处,是摄生防病的要穴,很是适合肾虚、怕冷、体乏、精神不振的老年末年人。俗话说“若要白叟安,涌泉常和煦”,建议天天用双脚掌对搓,或用右手搓左脚,左手搓右脚,保持推拿可以使精神蕃昌,体质加强,提高御寒技能花样。 (责任编辑:健康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