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如同最高级别的情色,心里空的时候胃一定要满。病中床榻前的一碗清粥,情绪低落时的一块巧克力,孤寂深夜里的啤酒,又或是异乡餐桌上的家乡菜……
它们总能在特定的时刻搅动你的情绪,抚慰你的心灵。
谈及吃,大师们跟普通人一样,都是本色与真情的流露。
孔子在几千年前就言“不时,不食”;
李白曾叹“莫使金樽空对月”;
林语堂说“我们的生命在厨子的掌握之中”;
汪曾祺讲“逛菜市场让他感到生之乐趣”;
黑泽明自爆“不能一天无肉”;
托马斯·杰斐逊会定期从法国进口美食解馋;
大仲马将自己编写的《美食大辞典》看作一生最得意的作品……
在吃喝面前,这些大文豪、大思想家、大艺术家们,也和我们一样,毫无抵抗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吃货,国粹君相信你已经品尝过各地的美食,但在晋升为高阶吃货的路上,光会吃是远远不够的。
常言道: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于国粹君而言,则是:唯美食与美书不可辜负。
美食,自然是心中所喜,
要是再有美书相伴,
将美食写得头头是道、垂涎欲滴,
饱口腹之欲的同时,
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吃、又会吃、懂吃的人,
那绝对是锦上添花。
因此国粹君今天特地准备了3本经典美食书,各有各的风味。温馨提示:这几本书虽好,但深夜慎读,因为看了你会饿!
👇
《雅舍谈吃》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国粹君推荐:
饮食是生活之大“要”,隋代《食经》、宋代《食珍录》、元代《饮膳正要》、各种秘籍食谱以及近代唐鲁孙先生、汪曾祺先生等的“味道”文章,撰写“食”之书层出不穷,老饕们各有一番心得。
而其中文人雅士谈吃更是别具风味,借梁实秋先生对袁枚《随园食单》的夸赞:“其文读之不仅令人馋诞欲滴,而且逸兴遄飞。”梁实秋自己的谈吃文字便正是如此之功效。
从老北平著名馆子正阳楼的烤肉、东兴楼的锅烧鸡、厚德福的瓦块鱼到豆汁、羊头肉、豌豆糕、酸梅汤、糖葫芦等各色小吃,以及家常风味炸油鬼、芝麻酱烧饼、窝窝头、茄子、炸丸子,甚至麦当劳,茶、酒、味精等,关乎食物、关乎味觉的东西他都侃侃谈来,一枝妙笔写出声色味俱全。
而且对每一样美食不仅限于描摹味道、口感、性状,有时食客的吃相也跃然纸端。看他描写一位轿夫吃家常饼炖肉的情形:“他把饼一卷,两手扶着伫立在盘子上,张开血盆大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直吃得青筋尽暴满脸大汗。”能吃出如此气势,真是人生之一大享受,想必读者也只嫌自己不能马上变作饿虎。
同时,梁公(实秋)也擅用生动、细致之笔触将一道菜的制作过程赫然书于纸上,比如说起“人人都会做”的狮子头时也颇有讲究:“精取材,细嫩猪肉、三分瘦七分肥,刀法最重要,多切少斩,加芡粉油锅炸至紧绷微黄,转刀快冬笋垫底,大火猛蒸,撇去浮油,羹勺舀食。”
读者在铿锵有声的语言之中仿佛听到锅碗瓢盆、刀斧碗筷都变成武林神器,烹饪这一平常过程竟如同兵刃相接般热烈,不禁让人想立刻出门购置原材料,也学厨界高人,一试身手。
原来,梁先生此番书面上的精深厨艺并非朝夕练就,拿他十分推崇的河南菜--正德福的‘瓦块鱼’来讲,他也是几次三番请教老掌柜拿手绝活的奥秘,才得正解。可见梁公果真对生活兴致颇高。
👇
《随园食单》
作者: 袁枚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国粹君推荐:
焚香品茗、观书挂画、抚琴奏箫、植蒲插花……古人在追求这些闲人雅事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万众生息之根本——饮食。
《典论》中曰:『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家富一代,便懂得营建雅居,但家富三代,方才知晓品味美食。可见,对味觉审美的无上追求,乃是人类所寻求的至高雅韵。
而谈及文人饮食,则堪称中华美食文化之经典。若再推荐一位文人饮食的鼻祖,袁枚当之无愧。
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的袁牧一生著述颇丰,同时也是一位不可救药的美食主义者,他的《随园食单》是清代一部系统地论述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饮食名著,被评价为美食家的必读之书。
书中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从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再到美酒名茶,品种繁多。
文字简单清爽,通俗易懂,每个人都可以照着去做,他所推崇的美食,至今仍广受追捧。国粹君照着书中的菜谱,做出了健脾化痰的杏仁酪、清热生津的萝卜汤圆,味道和卖相都是可圈可点的。你也不妨亲身试试。
吃是一种享受,会吃是一门学问,把吃写得令人津津有味,口舌生香,才是一个美食家的最高境界。热爱钻研美食的人,自然不能错过这本被各大菜系厨师视为经典的美味“菜谱”。
👇
《民国老味道 郑逸梅谈吃》
作者: 郑逸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我们对民国并不陌生,谈到世况、文化,扳着手指也能说出个一二三。要说民国老味道,则大多与那些鼎鼎大名的民国名流有关。
他们好吃、能吃、爱琢磨吃,无论是政坛要人还是文人墨客,都为这舌上味道下足了功夫。
郑逸梅老师笔下的民国老味道,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所在时代的饮食文化。书中既有特色小吃,又有饮食掌故;既介绍了作者自己的饮食习惯,又描写了部分名人的饮食嗜好,对读者了解我国传统饮食文化颇有帮助。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即朵颐、口福、啖果、吃货。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乡情溢满烟火气,珍馐至味在人间;品馔也是读书,治大国若烹小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认真饮食,此间丰盛的是人
用簇新的胃口开启全新的阅读
细水长流的日子里
由简易的食物,搭配出来的
简朴自律的生活方式
和对生活本身
由衷、执著、纯净的热爱与体会
或许才是这几本美食书
所传达的最重要的意义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饮食之道
开启了中华文明的过去
也必将滋养我们前进的未来
阅|读|经|典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随园食单》+《雅舍谈吃》+《民国老味道郑逸梅谈吃》
● 现 正 热 售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