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最爱找这几类人
时间:2018-09-20 23:54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社区 点击:次
对于任何一种常见疾病,首先要研究它的流行病学,也就是病因学。这是防病治病的金钥匙。病因学研究不是解释个体为什么患乳腺癌,而是解释群体性发病的病因。 99%以上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女性,雌激素显然是最主要致病因素。雌激素升高导致乳腺癌,证据来源于欧美。通过对绝经后更年期患者服用雌孕激素制剂的观察发现,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3%。停用激素治疗后,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下降,因此证实,雌激素升高是乳腺癌的诱因。这就不难解释肥胖人群中,乳腺癌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肥胖人群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高,胆固醇是合成雌激素的底物。因此肥胖者的雌激素水平高。有人会问,查一下血中的雌激素水平,不就可以知道谁是乳腺癌的高危患者了吗?其实不然,临床研究发现,在高水平雌激素下暴露时间的延长,比雌激素绝对水平高在乳腺癌发病中更重要。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虽然年轻时雌激素水平比绝经后更高,但绝经后患乳腺癌的人数更多。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知道,如果一个正常女性一生排卵400次,每28天排卵一次,一生排卵时间共计28天×400次,月经初潮时间加上排卵时间,可以推算出理论上的闭经时间。再与实际闭经时间相比,如果比理论时间延长,可以认为属于暴露在雌激素下的时间延长。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应增加。 其次是家庭遗传因素。如果一级亲属患乳腺癌(一级亲属是指母女,姐妹之间),相关者患乳腺癌发病几率增加4~5倍。家族中乳腺癌患者发病时越年轻,后者属于家族性乳腺癌的倾向越明显。如果一个患乳腺癌的母亲在40岁前发病,与其在60岁后发病对女儿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遗传倾向更明显。目前,我们可以对遗传性乳腺癌患者检测BRCA1、BRCA2基因,如果两个基因异常,其家族成员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50%。 再次,就是与乳腺癌有关的良性疾病。单从病理学角度分析,乳腺导管上皮细胞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之相关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被认为有一定的癌变率,需要及早手术干预。而其他良性疾病,如纤维瘤、腺病、囊肿、乳腺炎等,则与乳腺癌无关。 其他与乳腺癌有关的因素还包括吸烟、过量饮酒等。 预防乳腺癌,应首先从生活方式入手,控制体重,慎用含雌激素药品、生活品(化妆品)和食品,禁烟,不过量饮酒,体育锻炼,定期检查(高危人群更要密切检查)和治疗与乳腺癌相关良性疾病。 中医四招预防乳腺癌 ①保持良好心态。情志舒畅则肝气调达,气机通利,痰瘀不生; ②均衡饮食。水谷下纳,一则化生精气充养五脏,亦可助脾胃健运,升降并序,气血周流; ③充足睡眠。人静则血归于肝,充分休息可助气血生养; ④坚持运动。动为阳,静为阴,动静有度,则阳生阴藏。 在运动方面,广东省中医院教授林毅还特别结合女性乳房疾病的发生、发展、生理、病理特点,创制“女性养生导引功”。通过呼吸运动、意念运动与肢体运动(配合按摩)三者动、形、神的有机结合,达到升清降浊、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燮理阴阳之功效,实现强身健体、保健乳房的目的。 三种罕见基因突变影响乳腺癌预后 《英国·通讯》杂志4日发表的一项癌症学研究指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体内3种罕见的基因突变,会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其实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也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正常细胞的特性后,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而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则是指从雌激素接收的癌细胞生长现象,是常见的乳腺癌类型。而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结局差异十分显著,罕见的基因突变对该病预后的影响仍不甚明确。 众所周知,DNA突变会促使细胞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并导致癌症。但要弄清罕见的基因突变与疾病结局之间的关系,还颇有难度。为了确定罕见的基因突变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之间的关系,需要使用长期临床随访数据和遗传信息。 此次,美国贝勒医学院科学家马修·埃利斯及其同事,对3组绝经后(625位)和绝经前(328位)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DNA信息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存档的样本组织以及对83个基因的靶向测序,研究团队发现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较差的临床结局与NF1、PIK3R1和DDR1这3个基因的突变有关。 该研究证实,罕见频发的基因突变会影响预后,这一发现或有助于解释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结局差异显著的原因。 (责任编辑:健康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