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行为 > 安全 >

安全永远是最高原则!

新闻背景:

11月6日,滴滴顺风车在滴滴出行App公布了最新产品方案,同时宣布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试运营期间,将在这7个城市首先提供5:00-23:00(女性5:00-20:00)、市内中短途(50公里以内)的顺风车平台服务。试运营期间不收取信息服务费。该方案针对男性与女性乘客的不同开放时间引发了争议。11月7日晚,滴滴顺风车发布公告称,在顺风车小范围试运营期间,为确保试行产品服务的安全性,对所有顺风车用户提供服务的时间均调整为5:00-20:00。

限制女性乘客模糊了争议焦点

此前从乘客尤其女性乘客这个角度来寻求“药方”,似乎有些跑偏,甚至让不少网友误以为滴滴认同“女性少出门就会少出事”的说法。应该说,限制女性夜间乘车时间,并不是为了限制女性乘客的搭乘权利,而是基于目前的现实情形作出的妥协手段,它的初衷也是为了降低女性发生侵害的概率,多少带有点无奈,也反映出滴滴在出行安全上如履薄冰的态度。

顺风车遇害案的本质仍然是安全问题。女性搭乘顺风车受害或许并非偶然,但在关注此类问题的同时不应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女性。性别并非促使犯罪的唯一因素,男性乘客也有可能遭遇不测。企业方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目标和格局应该永远定格在预防犯罪、保护司乘安全上。滴滴公司顺风车的上线试运营,同时也是向社会公众征集改进意见的过程。试运营期间,滴滴公司要广泛地收集民众意见并仔细斟酌论证。安全永远在路上,完善完全的措施更是如此。

“滴滴”何时对警方开放大数据?

经过一年多的“蛰伏”,滴滴顺风车此次回归,是否吸取了以往血的教训,在安全方面有所加强?应该看到,滴滴有了不少改变。如在联合公安机关对注册车主进行综合背景审查之外,引入了失信人名单筛查,失信被执行人无法注册成为顺风车车主。滴滴还将原有的“信任值”升级为“行为分”,根据用户最近收到的评价、投诉等信息进行履约、友好等多维度综合评估。

要提高个人在公共场所的安全指数,谁最靠得住?有危险,找警察。滴滴命案都不是一瞬间发生的,还是有一段危险临界区域。在这个区域时间内及时报警,乘客就有可能得到警方的保护。滴滴若能与警方达成报警“最短路径”,对心怀不轨的司机也有相当的震慑作用。在“乘坐顺风车”这个狭小的特殊场景中,一旦出现侵害苗头,就不可能从容拨打110,最关键的就是隐蔽、迅速地报警;按这个标准来看,由于没有开放实时数据给警方,滴滴顺风车仍然不够安全。

顺风车回归,安全与公益是关键

滴滴顺风车去年8月27日宣布下线,如今再度回归,说明顺风的“拼车出行”确实有现实需求和社会意义。人们关注滴滴顺风车,在于它是网约顺风车的典型,是行业问题的缩影,即模式的公益性及出行的安全性。重新回归后,这些仍是待解的命题。首先,顺风车与网约车的本质区别是其非营运性质,但现实中却往往成了低门槛运营的网约车。这就要求网约车平台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予以必要的筛查、防范与控制。其次,乘坐安全是运营的基础。当然,过于严苛的安全管控,会减损提供“顺风”的意愿,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找到平衡,也需要乘客个人以及社会治安管理来有效填补漏洞。

公众的批评有助于顺风车这一新生事物的自我更新、完善与发展。但新生事物想要成功进化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公共产品,就必须要学会维护良好的运营秩序。无论是运营司机还是消费者,都要自觉遵守规则和要求,尽量做到互相理解、尊重、诚信。大家希望,滴滴顺风车的复活不是简单复出,而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期待滴滴能够痛定思痛,补上安全漏洞,服务更到位,安全更提升。

微言大义:

@南卡格桑:滴滴顺风车的产品经理太难了。

@一池暮色:建议改成晚上8点后,男司机禁止开顺风车。

@乌云乌云快走开zzZ:女权要求的不是给女性特权,而是平权,男女一视同仁,试运营方案可以不断改进调整,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保证不能犯错。

@全世界最野的崽没有之一:可以可以,司机和乘客都有人脸识别,公平公正,谁都不偏袒。

@yunwendong:我建议顺风车一开始计费,乘客那边就开一网络直播间,让乘客自娱自乐,行程结束了观众打赏,最高不超过当前车费,既保障了安全,也带来了流量,还增加了营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滴滴顺风车回归,在大家乐见其成的同时,也还有不少问题待解。对此,平台要承担起应有责任,不断改进管理服务;民众在提出意见建议时,也不妨多一些包容。当然,无论顺风车后续怎么运营,安全永远是最高原则。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