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期间让孩子远离危险禁区
时间:2018-07-07 11:57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2018年5月26日,东莞市清溪镇晨光学校1名四年级学生、绮丽学校1名六年级学生相约外出玩耍,因天气炎热,到塘厦镇一处池塘下水游泳,两人不慎溺水身亡。 2018年6月24日,郑州市贾鲁河中牟段4名孩子不幸溺水身亡。据了解,5名下水游泳的孩子均是初三学生,事发前和同学一起相约看考场,没想到会突发意外。 2018年6月30日,在沈阳丁香湖附近,3名刚刚中考完的初中生,骑着共享单车在湖边戏水,其中一人不慎落入水中,消防经过两个小时打捞出水,人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 炎炎夏日,天气炎热,学生溺水事故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37.2万人死于溺毙,也就是说每小时有40人发生意外。这仅仅是溺水一项数据,而发生在学生中的交通事故、坠楼等意外也不在少数。 暑假里学生外出游玩次数增多,进而导致学生意外事故也增多,学生暑期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青少年儿童伤害死亡的前三大原因分别为:1岁前是窒息(57%)、交通(10%)、溺水(7%);1-14岁是溺水(50%)、交通(30%)、跌落(7%);15-19岁是交通(53%)、溺水(23%)、跌落(8%)。 一起起致命的事故、一串串惊心的数据,让我们警惕。 教育部门:下发文件 落实到位 据了解,在暑期来临前,我市教育部门为了能让广大家长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自觉承担起监护责任,进一步强化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增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各县及各学校,下发《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就学生暑期多发的溺水、交通、火灾、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提出“23个不准”。包括防溺水“7不准”、防意外“5不准”、防交通事故“4不准”、防火灾“3不准”、防食物中毒“2不准”、防自然灾害以及防校园欺凌。同时,要求学生和家长在安全教育平台上通过看课件、答题等形式了解安全知识,完成安全作业,从而时时谨记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另外,要求各校通过和家长的微信群,发送关于暑期安全提示等文章,确保孩子在暑期的安全。 学校:告知家长 安全提醒 运城中学针对暑期安全,要求在放假前几周班主任都要在班会上强调,同时印发教育局下发的文件《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给每位同学,让每位学生的家长在学生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上多留意,多关注。并且要经常在班与家长建立的微信群中,发安全提醒,以及一些近期出现的安全隐患案例。学校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在溺水、网络暴力、交通安全和心理安全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提示和教育引导。负责安全地阎老师说:“在暑期前,学校要及时、全面地告知家长,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身心安全。在暑期容易出现安全的溺水、交通隐患上,家长要多留意,尽量和学生一起游泳或外出,女同学外出要结伴出行,不要乘坐“黑车”等交通工具,同时要多关注网络暴力带来的心理问题,控制学生上网时间。” 针对中学生暑期安全,运城格致中学暑假安全的养成重在平时的习惯,学校一以贯之的对学生进行教育,防雷演练、邀请消防队进校进行防暴演练、对学生进行防暴知识教育,并聘请交警大队副队长为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给学生开设第二课程,德育安全教育以及每星期的主题班会上,都会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消防知识、校园欺凌等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培养。学校不仅仅是通过课件,也通过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现安全的重要性。暑假来临前夕,给家长发放《安全通知书》,并收回回执单。同时在家长微信群发送《防溺水通知》,告知每位家长暑期在哪些方面去预防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暑假前夕,市明远小学就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了以“安全警钟长鸣、快乐度过暑假”为主题的《假期安全倡议书》,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测试。明远小学王校长谈到,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高压线,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要制定各种制度、安排各种值班、组织各种学习、落实各种考核,假期安全也是每次放假前的重要工作,没有之一。从这些年社会上安全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假期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假期没有规划,外出游玩没有目标,随意性比较强,导致假期安全薄弱;二是家长监管不到位甚至是安全意识薄弱,导致惨剧的发生。而孩子因为在校期间每个学期都扎扎实实上完了十六个课时的安全校课,内容涵盖了防溺水、防触电、防火灾甚至地震逃生等等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应该是比较高。为此,我们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重在引导。一是假期规划,二是倡导读书。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假期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假期里坚持读书,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在规避不安全隐患和不安全风险。而阅读教学工作也在我们学校日常教学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比重,我们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必要的阅读习惯、比较浓厚的阅读兴趣、较宽的阅读面和常用的阅读方法,只要孩子们在坚持读书,那么不管是时间安排、知识增长还是心智成熟方面,都是对安全的支持。 家长:陪伴左右 时刻叮嘱 对于漫长的暑假,家长如何确保孩子的安全。安全,并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家长的时刻监管,孩子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作为家长要能时刻提醒,即使不在身边,也要打电话告知,只有孩子自身安全意识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远离安全隐患。” 大多数家长有安全意识,但由于上班,没时间管教孩子,基本都是在奶奶爷爷家,或自己待在家里。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一般叮嘱比较多;年龄大的,就是说两句,让他们注意安全,没有更多具体的安全叮嘱。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我们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暑期家长要和学生一起在安全教育平台上看视频、答题,通过这样的形式,对孩子和家长都能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到暑期容易发生的溺水、交通、意外等安全隐患,要叮嘱孩子不准在公路、铁路、交叉路口违规骑车、行走、追逐、逗留,不准带火种到易燃易爆场地场所玩火,不准孩子在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恶劣的气候环境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的环境逗留、玩耍等。尤其是暑期游泳时要注意不要私自下水,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等地 学生:重视安全 提高警惕 暑假,是学生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的高发期,那么学生自己是否有安全意识?记者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多数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安全知识,比如不随便搭乘“黑车”,不去水库游泳,过马路要先观察四周车辆,看红绿灯等等,然而在真正做的时候,却会忘记或者忽略这些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不高。 记者在教育部门了解到,在暑期由于天气炎热,最应该防范的是溺水,学生不要私自下水游泳,要有家长陪伴;游泳时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如若不幸溺水,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在水中胡乱扑腾,顺着水的起伏,脚用力向下蹬,手向下划水,当头露出水面时尽量呼吸空气,并尽量寻找有浮力的塑料瓶等漂浮物,如果附近有人,可以大声呼救。 暑期学生外出增多,也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准学生在公路、铁路、交叉路口违规骑车、行走、追逐、逗留;不准学生骑摩托车、电动车出行;不准学生乘坐无客运资质的车辆出行;不准学生乘坐超速、超载、酒驾、毒驾等无安全保障的车辆出行。另外,学生在暑期要注意食品安全、防火安全,不要带火种到易燃易爆场地场所玩火等。 安全无小事,只要我们时刻牢记安全知识,不做危险的事情,不到危险的地方,凡事要三思后行,提高安全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排除,让“危险”远离。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