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健康工程 >

它在一些体外实验和动物试验中得到的结果还是不错的

人类历史上可以看到很多掌握着少数优质资源和巨大权力的人,为了对抗衰老和死亡在卖力地作死……

直到今天,我们虽然掌握了生老病死的规律,却无法改变衰老和死亡的事实。既然始终存在着人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那么抗衰老、对抗疾病就是人的刚需,对于商人来说,就是门生意。

保健品作为一门生意,抓的就是人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的心理。比如前段时间的富豪组团去乌克兰打干细胞,对于富豪来说有用是最好,没用就当花钱买个教训。

而围观群众想法更是如此,很多人会说“人家傻的话会成为富豪吗?”或者“万一有用了呢?”很多保健品就是认准了很多消费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然后把商品按按照消费人群定位,普通人群有瓶瓶罐罐,中产阶级有瓶瓶罐罐加针头,富豪阶层就是高价的瓶瓶罐罐加针头了。

其实,宣称能治病的保健品,都是在骗你

在详细了解这门生意之前,你需要知道一件事,这也是区分保健品和药品的唯一原则,那就是——保健品不具备治疗作用,任何国家对于保健品作用的规定都是不具备治疗作用。

中国食药监局对于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

我国有专门的法规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允许保健品宣称的功能有27种,比如辅助降血压、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等等,读到这你肯定看到那个特别显眼的“辅助降血压”,同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质疑,“辅助降血压不就是治病吗”?

如果你这样想了,那的确是中了保健品的套路,“辅助降血压”短短五个字,有需求人群看到的往往是降血压,但其实重点在于前两个字——“辅助”。

保健品中“辅助”二字范围可就大了,比如你在服用降压药的时候,某些营养素会因为药理作用而缺少,或者某类人群因为某个疾病缺少某个或者几个营养素,你从食物中也可以获取,但把这些营养素变成瓶瓶罐罐让你吃的时候,这就算辅助你了。

除此之外,保健品在宣传上都会抹黑药品,比如是药三分毒,你吃的这个药对你肝肾有多大的伤害啦……对药物一通贬损之后,再对自己的保健品再三的赞赏,所用套路不外呼“纯天然”、“无毒副作用”之类。实际上我国乃至任何有保健品的国家,相关法规都明确的指出,保健品具备的只是调节生理功能,但对治疗意义不大。

所以不管是白藜芦醇、花青素还是茶多酚、氨基酸片等等,只要是保健品,只要告诉你能治病(有的还宣传能治疗多种疾病),那他就是在骗你,同时这样的行为也是违法的。

既然违法,那为什么能一直存在?

其实国家在治理保健品违规宣传方面力度已经够大了,况且还有很多科普媒体不遗余力地科普大家不要交“智商税”。但任何宣传媒介覆盖的范围都有限,比如购买保健品的主力军中老年人,就很难通过互联网渠道辨别哪些是科普文,哪些是软文。

另外,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的宣传媒介太过发达,传播渠道出现的速度往往快过监管的速度,因此难免出现监管漏洞。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很多“神药”往往出没于微商?

 

相比起淘宝和京东来说,目前微商不需要任何资质,想成为微商卖东西比等外卖还要简单,而正规网购平台需要上传相关的营业资质,并且配有监管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平台和工商药监都可以介入,因为商家、法人是可以找到的。

而微商则自由很多,很多打着治疗作用的保健品广告经常出没于朋友圈,实际上这些违规广告大多是厂商自己提供的。按理说这样的行为已经违反《广告法》以及保健食品的相关法规了,可是执法部门却很难取证,因为商家往往在官网或者官方宣传上十分守法,你打官方客服的话,他们也会告诉你“我们的产品不具备治疗作用”。但同时他们的官网也会留下加盟信息,最常见的套路就是交多少钱进群,通常都是几百元的小数目,交完后你就是“代理商”了,然后厂商再把广告图文发给“代理商”,代理商只需复制粘贴到朋友圈即可,甚至不用进货,有订单官网直接帮你代发。

这里面有两个很有趣的地方。

首先,微商都是个体,工商药监部门很难取证,即便是被骗了,微信可以拉黑,你也没法看到他的个人真实信息。而官网自然也可以直接推诿给“代理商”,说是他们个人的行为,即便是官方违规宣传落实了,一般也都依法没收广告费用,并处3-10倍广告费罚款。但制作个微商九宫格广告能用多少钱?所以这个惩罚力度确实值得这些厂商斗胆一试,即便是情节严重的也只有最高200万的惩罚,就算一个微商加盟费300元,200万的违规惩罚光找六千多个代理商就够了,就算吊销营业执照,人家也可以再申请一个,所以如果微信平台不管的话,现阶段广告法还真的镇不住这些卖“神药”的。

其次,成为代理商成本太低,过程也简单,相比起微商的基数来说,厂商放开代理门槛几乎就是在融资、众筹一般,同样“代理商”们就算为了那一点加盟费也会卖力的发朋友圈,从而达到病毒性传播的目的,很多品牌一夜之间崛起靠的就是这个模式。正规渠道(线下实体店、京东、天猫等)几乎见不到的商品,通过朋友圈刷出了“知名度”,再用钱砸几个流量网红,比投放广告靠谱多了,起码便宜。

“神药”包装,还需要一个好的故事

给你科普文献,你可能看不进去。

给你讲它没有用,你可能会以“自己服用后感觉不错”来反驳。

另外,正经科普有个重要BUG,那就是——科普文章往往出现在谣言文章之后,大多数是被动地后知后觉,相比起看文献的乏味,包装商品用的故事更吸引人,白藜芦醇就是如此。

白藜芦醇的故事要从《法国悖论》讲起,法国悖论之所以出名,很重要是由于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比如《法国悖论》中被人熟知的一点就是,法国人有高热量、高胆固醇为主的饮食习惯,但是心脑血管的发病人群却远远低于其他“西方系饮食”国家,尽管法国人饮食习惯中有诸多好的因素,但这些似乎都被忽略了,研究方向鬼使神差般地围绕着红酒展开,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就此一战成名,尽管它在大约50年前就被人发现。

此后的故事你多少都会有所耳闻,即便你不知道白藜芦醇摇身一变成了抗癌、抗衰老的明星,那你肯定也听过红酒的诸多好处,这些噱头因为有了《法国悖论》浪漫的包装,从而全方位的加持了商品的属性。

“神药”还需要“科研”背书

实际上科学家的确也在研究白藜芦醇,它在一些体外实验和动物试验中得到的结果还是不错的。如果是保健品厂商,他们看到这个阶段的成果后,往往就会拿来结论为自己站台,可是人体内环境比体外环境复杂太多,动物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能直接证明在人体是有效的,即迄今尚无充分的证据证明白藜芦醇具有防治人类某种疾病的功效。

比如,这个实验的结论被很多商家引用(Joseph A. Baur, et al. Resveratrol improves health and survival of mice on a high-calorie diet. Nature, 2006, 444, 337-342)。实际上如果仔细对比实验结论的话,且不说人体环境和实验动物的区别,单说实验中涉及的白藜芦醇剂量22.4毫克每公斤,折算到人体中的话要1500毫克每天,以一个70KG的成年男性来说差不多要一天喝下300瓶左右的红酒才有效果……

我随便搜了网上一款白藜芦醇的产品,180颗,每颗白藜芦醇含量是25毫克,一瓶大约88元,按照给动物的实验剂量看,只够喝3天;另外一款口服的一袋180毫克,90包售价1300多……有趣的是,我在搜索到这个品牌之后,看到厂商在宣传中写道,可以延长寿命15-20岁……真敢写啊!

白藜芦醇保健品普遍价格不菲

即便实验结论是可重复、正确的,就目前红酒和白藜芦醇的行市来看,你必须先有钱。

另外,在白藜芦醇的故事中,不得不说Dipak K. Das。

他是位科研人员(康乃狄克大学 心血管研究中心主任),做了上百篇关于白藜芦醇有益的论文,然而在2012年他的大部分论文都被收回,因为数据造假。这位主任用“科学”的方式推动了这个产业,随着他造假科研的发表,白藜芦醇被贴上治疗各种治疗的标签。

---

也许在未来,以白藜芦醇为首的“神药”们会有新的科研发现,但就目前来看它只是被成功包装的商品,最多是保健品。如果一个人卖保健品,同时告诉你这个能治病,治好几种病,请你不要轻信,于情于理于法这都是说不通的,他盯着的只有你的钱包,根本不关心你的健康,之所以保健品这门生意如此猖獗,只是因为大部分保健品吃不死人,而吃的人往往不想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