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为什么要说它是起因于心理适应的困难呢?
时间:2018-08-06 14: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发展心理学讲到青少年青春期时,常常把这个时期看作个体发展的“危险”阶段,青少年在此阶段往往表现出对家长、老师一种反抗、蛮横的心理行为,带有浓厚的“否定”、“争取独立”的倾向,属于心理上的适应困难,或称“顺应不良”。青少年为什么要表现出那种逆反心理,又为什么要说它是起因于心理适应的困难呢?我们试通过解释“心理适应”这个术语,联系青少年的个体社会化来对它进行分析和说明。 心理的适应是一种根源于生物进化的机能,表现为有机体某种应变的能力,起到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人们对事物以及对他人,通过接触与分析综合,总会产生一定的认识、态度和期望。但人的这种主观状态并不是僵死的,心理的适应机能使它会随客观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以适应外界的变化了情况。但有时候,人们因为生理上过于兴奋,过于疲劳,或由于精神上受到抑郁或削弱,甚至表现出某种反常,就产生了心理上和行为上所谓的顺应不良。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体魄上、生理上、心理上迅速发展,由孩子变成了一个“大人”,但在知识、生活经验、实际锻炼各方面还很缺乏,还有待成熟和完善。这使他们在对他人以及处理各种复杂的事物和人际关系上都面临未曾遇到过的新的困难和问题,而当不能正确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时,童年那种“平静的内心平衡”遭到了破坏,使他们陷于一种无端的不安与焦虑之中,就容易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适应不良。 从个体社会化来看,青少年活动交际的天地扩大了,家庭已不再是活动的主要场所,家长之外的同龄伙伴或较他稍大的青年朋友逐渐成了他接受社会影响、获得社会知识和学习行为规范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说,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直接途径更广更多了。这时候,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很快增强了,要求摆脱成人的依赖,不愿意成人尤其是家长,依然把他看成一个小孩,看成家庭成员的一个小角色;而在家长眼里青少年始终还是个使大人放心不下,不成器的毛孩子,对他们依旧管教过多,这使青少年感到委屈,难于承受。可是有时候,家长又把青少年看成一个已经长大的人,在说话、举止、办事上不自觉地过高要求和期望,又使青少年个体社会化中遇到的第一方面的问题。 其次,青少年开始了青春期,出现了第二性征,引发了模糊的性意识和性萌动,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化也日益明显起来。但在性知识、性道德和男女正常交际方面的个体社会化尚不充分,这也就增加了他们内心的困惑以至带来所谓“少年的烦恼”。如果家长、老师对青少年不够理解,对他们男女伙伴的正常交往横加指责,甚至误以为是早恋或行为不端给以有意阻拦,而不是正面的合适的引导,更容易使他们产生痛苦和反感。 可见,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原因在于心理上的不成熟、不适应,根源在于整个心理生活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它是以心理上受到挫折、创伤,心理适应机能的发挥受到阻碍,因而降低了适应机能水平为基础,以受盲目的、非理性的支配为其行为的特征。它是个体社会化在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的一种看来消极,实质是包含某种向上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素质。只有对青少年中出现的这种现象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对青少年进行耐心的、细致的、恰当的引导,促其更快成熟,以达到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完善发展的目的。 山东现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是经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学校,也是省内唯一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党团组织健全,教学及生活保障完善,各项办学手续和标准均通过有关部门审定,我校孔子学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以“仁爱”为魂,以“诚朴、刚毅、乐学”为训,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宗旨,以“修身立志、怡情养性、健全人格、追求成功”为理念,以培养“文质合一、内外兼修、知行统一”的现代君子为追求目标,并设有诵读堂、六艺馆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