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养生,就是管理好情绪
时间:2020-09-02 10: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心灵的七种兵器》,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
人该如何正确认识坏情绪的作用?
西方哲人说过,不必抵触“灵魂的黑夜”,而要去接受、拥抱它,当你做到这些时,它便会给你巨大的能量。
这里“灵魂的黑夜”指的就是坏情绪,包括自卑、愤怒、悲伤等等。它们都是心灵成长的“兵器”,学会接受这些坏情绪,并理解它,它就会把你的人生从阴影带向光明。
本书的作者武志红是一名专注于心理学的作家,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他擅长以最专业的姿态带领读者获得心灵的释放,著有代表作《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
接下来我们通过这本书里讲述的五个方面来了解一下自己的真实处境,帮助自己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愤怒是人们力量的源泉
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里,愤怒给予了人们一定的力量和动力。作者认为正是因为有了愤怒,我们才让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意义。
每个人由于晚睡、吵架、工作等等都会有一些不好的情绪,这些都是愤怒的原因。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愤怒,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正确认识愤怒的第一步是学会接纳并适当发泄自己的愤怒。
若是对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发泄,可以捍卫自己的空间,这是好的愤怒;如果你不敢向惹怒你的人发泄,转而向一些无辜的人发泄,那样的愤怒毫无意义。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在小的时候也遇到过“无法发泄”的愤怒,他曾经犯错被父亲罚面壁3小时,也正因如此常常错过吃饭的时间点,那种忍受挨饿的滋味使他非常愤怒。
这会导致双重的结果,一方面是愤怒越强,力量越强,这既是保护自己的力量,也是激发自己争取和战斗的力量,但另一方面,他也会因愤怒而失控。
此外,我们还需要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合理地使用愤怒认清自己的价值。
这时候你不需要和自己对着干,你可以用沟通、交流的方式接纳你的坏习惯。对坏习惯越抗拒越持续,力量往往在对抗中就消耗殆尽了。
在胡慎之因为愤怒失控两次之后,他与自己的父亲进行了一次沟通,他说:“我有你这个父亲,是我的命;你有我这个儿子,是你的命。”说完这句话使得胡慎之如释重负。
在作者看来:愤怒不需要战胜,而要去接受乃至拥抱。我们应该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愤怒,学会接纳它,再使用愤怒认清自我价值。
愤怒是不可避免的,接纳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学习一下日本著名的“愤怒吧”的做法,如果你在工作中受了领导的气、在家里与家人发生冲突亦或是在社会强势人物那里受了气,可以用转嫁的方式来接纳自己的愤怒。
他们会把讨厌的领导画像贴在木偶上,然后攻击这个木偶,这是一种转嫁愤怒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有力量的人。
愤怒不需要去战胜,也不容易化解,我们只需要学会正确认识愤怒,让愤怒成为你前进的力量,而不是成为伤害自己的坏情绪。
调节关系的一种“方法”——内疚
在一段和谐的关系中,对方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爱,自己接受了,反之给予别人更多。如果这样的付出与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随即变坏。
对此,作者提出在爱的关系中,内疚的产生是来自于一段感情付出和接受的不平衡,这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到了要付出的时候了。
我们要懂得察觉自己的内疚,及时做出补偿。
付出与接受很多时候不能够对等,而更多的原因是不愿意接受。而不愿意接受也正是不愿意承担内疚心理。
这就不得不提到书中介绍的这一位“完美太太”了,她的事业一帆风顺,照顾家庭也十分得当,是大家公认的好妻子。
但她的丈夫却和她提出了离婚,并且说道,配偶关系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而你一贯地扮演“付出者”,习惯性地拒绝接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施与受的平衡,如果一个人总是付出、给予,而从不接受,会让别人感到内疚,从而想要远离他。
内疚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情感,它是避免不了的。它不断地在提醒我们,你的关系需要调整一下。
如果你懂得如何接纳自己的内疚情感,并且可以帮助他人也接纳他的内疚,那么关系会自然地走向和谐。
很多“付出者”不能轻易的明白这点,企图让内疚感完全消失,而让内疚感消失的模式可以分为两种:禁欲、助人。
在一段关系中,助人是疯狂的付出,当他们付出的足够多,那他们的接受就不值一提了,而禁欲则是拒绝接受别人的付出。
德国一位治疗大师表示,很多消极的人持有的正是不接受别人馈赠的人生态度。
最好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的完美平衡,且彼此都能感到有价值。学会接纳自己的内疚心理,也是调节一段关系的“方法”。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维持好一段关系,就该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若是一直以受害者自居,是会严重伤害一段关系的。若是受害者在一段关系中加以适当的“报复”,那么负罪感也会报复而生,这段关系反而有所好转。
最好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的完美平衡,且彼此都能感到有价值。学会接纳自己的内疚心理,也是调节一段关系的“方法”。
仪式可以引导心灵的蜕变
心灵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仪式。
对于心灵的转变,人们时常处于迟钝的状态,不知何时自己身处一个新的阶段,但心灵却还是没有转变。这时,需要一个仪式来提醒,甚至是引导我们心灵的蜕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也接受了一次而立之年的心理治疗,彻底地整理了一下过去的生活。而这个心理治疗起到了仪式的作用,提醒自己的人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仪式感,导致心灵蜕变的缺乏是人们现在的通病。心灵的成长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是可以用具体的仪式来成长的。
成长的仪式包括结婚、春节、葬礼等,这些仪式都在提醒我们,人生确实有过转变,我们要直面这些,若是逃避,我们的心灵就会生病。
但在每个人遇到转变时,心里或多或少都是有些复杂的。一方面,我们会对未来感到欣喜;另一方面,我们必然会产生一些忧伤。这忧伤的来源是对从前一些美好事物的丧失。
仪式是我们心灵成长的转折点。事情一旦发生,就注定是我们命运中的一部分,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这一部分。
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接受了一次成人礼的仪式,就意味着你需要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同时放弃一些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性。
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不愿意拥有这个仪式,不愿意接受心灵的转变。可成长本身就是心灵的需要。
有些人在完成一些基本的仪式后,还会有一些自己特定的仪式,让自己在某段时间内,保证心灵与外界保持一段距离,从而保真自我。
美国一位思想家在成长过程中,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独自一人在城外的小木屋中过着毫无喧嚣的生活,并借此机会写了一本《瓦尔登湖》。
这是这位思想家自己特定的成长仪式,如果你做不到这样,也是有些简化的选择,比如写日记、旅游、独处等。
我们仰望清澈的星空,是一种仪式;欣赏海上日出,是一种仪式;在家里插一束鲜花,也是一种仪式;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仪式。
简单的仪式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成长,你会更加确定要选择的道路。这样做的目标就是消除内心受伤的感觉。化解内心的阴影。
以上就是这本《心灵的七种兵器》全部内容。
我们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难免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压抑克制,而是要把坏情绪当做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去理解它,并接受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坏情绪的负面影响,并将其转变成我们心灵的兵器,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一味地想战胜负面情绪也是不行的,这样会忽视了它们所传递的重要信息。只有把它们当成朋友,你才能从这些负面情绪中发掘内心的需求,让它们成为心灵成长的“兵器”。
负面情绪不是你的敌人,从这些负面情绪中发掘你内心的需求,处理好了,它们会变成你的朋友,给你带来不可思议的心灵补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