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焦点重在标准化建设
时间:2018-06-11 09:3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在新医改方案中,公共卫生建设被提到“四梁八柱”之首。为此,卫生部相继发布了《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等规范文件,将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列为首要任务之一,而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则被列为重中之重。 据了解,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各地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些探索。然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缺乏连续性、协调性等潜在矛盾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中不断浮出水面。 如何给区域医疗信息化互融纾困困扰着业界。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原主任饶克勤在论坛上指出,建立一个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医疗卫生体系,核心在于信息共享。这在建设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应该收集哪些信息,信息从哪里来,信息储存在哪里,信息为谁用、怎么用等问题。这些都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信息化建设追求的唯一目的。 饶克勤解释说:“现在医疗机构数字化大多是为了提高业务效率,如果要把业务信息系统转向以居民健康为重点的疾病管理上,实现疾控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医保信息系统、新农合信息系统的融合,需要我们更新思路和技术路线。” “信息系统分割,不能让纵向信息系统达到高度集成和无缝连接,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谈及此,广东省卫生厅巡视员张寿生如是说。 技术性难题 从新医改方案中不难看出,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就是要在技术上实现业务流程整合、跨系统的医疗信息及基本病历资料的信息共享以及医生处方、检验结果的互认机制和信息共享。可是,各地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都是单独建网,“信息孤岛”林立让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 此次,与会代表不约而同地把焦点集中在了标准化建设上。北京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王晖表示:“只有解决了信息数据的标准化问题,区域医疗信息化所追求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才能实现。” 对此,饶克勤和张寿生颇有同感。“今年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我随机抽取了60多家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医院,每个医院抽132张电子表单,结果发现没有一家医院的表单是相同的。”饶克勤说。 “卫生信息统一标准将是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拦路虎’。”饶克勤介绍说,“美国在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是EHR信息交换技术,即中间件平台,仅慢性病一项用EHR管理,就可以每年节省1470亿美元。但要拥有90多万个医疗机构的中间平台成本太高,在标准化方面我们应另辟蹊径。” “建国家卫生数据字典(即一系列数据元的标准化描述的集合)刻不容缓。”饶克勤指出,目前卫生部把90%的医疗机构的表单按原数据的要求全部进行标准化,包括架构、文档、信息模型、数据源标准等,3000多个标准已完成标准化工作,这为建立数据字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试想,如果要把分散存放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实体,还要给不同的人按不同的要求使用,这件事情会有多难。”饶克勤表示:“这不但要解决技术难题,还要解决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题。目前,研究制定适合我国中西医特点的电子病历系统的标准化,并提取公用数据元,形成数据字典,被视为破解信息数据采集标准化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