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老人 > 夕阳生活 >

今日讲述庙子镇龙潭村72岁吴付有的致富故事

今日讲述庙子镇龙潭村吴付有的致富故事

栾川这位72岁独掌老人的护路生活栾川这位72岁独掌老人的护路生活

吴付有有话说:

我虽然一只手残疾了,我另一只手还能用,就不能等着别人来施舍。

独掌老人的护路生活

每一个清晨,庙子镇龙潭村的乡间小路上,都能见到一位老人的身影,他挥动着手中的扫帚,清扫着路上的垃圾。这位老人名叫吴付有,今年已经72岁,是村里的护路工。

吴付有扫地,和别人不同。他总是用左手握着扫帚,右手却使不上劲。因为,他的右手,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手掌,和一只小拇指。

手掌的缺失,是因为30多年前的一场事故,当时,吴付有在乡里的综合厂上班,不慎摔倒趴在电锯上,硬生生切掉了大半个手掌,从此以后,木工手艺也干不成了,只能靠着在田里种庄稼度日。

护路工这份工作,是村里给吴付有争取的,他因为手部残疾,家中还有一位因类风湿病行动不便的老伴,2016年,吴付有家被评定为贫困户。同年,他也当上了护路工。

老人坦言,多年来,他已经习惯用左手去劳作。虽然右手残疾了,他却成为了一名灵活的左撇子。做饭、锄地、种菜……乃至现在这份护路工的工作,他都在努力做到最好,正如每个来龙潭村的人眼中所见,他清扫过的路面,每一天都是干净的。

栾川这位72岁独掌老人的护路生活

吴付有在清扫道路垃圾

每天吴付有六点钟起床,帮助老伴穿衣洗漱,简单吃点早餐后,他先把自家院子打扫一遍,就出门扫路去了。扫路时,他用右手手掌抵着扫帚顶端,配合着左手挥动扫帚,扫得久了,难免有些吃力。累了,他就把扫帚搁在一边,歇一歇,接着扫。

吴付有负责清扫的路段,是村里的主干道,从里沟到村委院,将近两公里。全程扫完,需要四个小时。平时村里过往的人少,垃圾也少,吴付有就隔一天扫一回。遇到秋季落叶时节,吴付有一天就要扫一次。

栾川这位72岁独掌老人的护路生活

吴付有正在喷洒农药,清除路旁的野草

“让我干这份工作,是大家信任我,我没有道理不好好干。”吴付有说,虽然只是一把扫帚扫扫地的活,他也不敢怠慢。除了清扫道路,吴付有还自掏腰包买了除草剂,每半个月就要喷洒一遍。“道路两旁的野草没了,看起来也就整洁多了。”除了除草,吴付有每次打扫到村委院里时,他都要把村委院内的厕所也打扫干净。“虽然不是我分内的事,多干一些,让村里环境更好一点,我的心里也舒坦。”

除了护路,吴付有也不闲着,村里谁家盖房子、修瓦房、垒根脚,他都抢着去干,每次和一帮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一起干活,这位七旬老人不服输,干不动就歇一歇,再接着干,每次都能挣几百元。

2016年初,村道需要装护栏,吴付有也加入到工人中间,挖坑、灌注水泥,背着100多斤的护栏走山路,吴付有不怕累,每天还有100元的收入,就这么干了12天,拿到了1200元钱。

栾川这位72岁独掌老人的护路生活

在连翘地里锄杂草

吴付有家的墙头并排摆放着十多把工具,目测仅锄头就五六把,“这是盘地用的,那一把是锄草用的……”吴付有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展示着,虽然右手残疾了,没耽误他扫地,也没耽误他种地。

如今,吴付有的四亩多地里,有100多棵板栗树,300多棵连翘,还有玉米、小麦和黄豆。2017年,板栗收了,挣了2000多元钱。地里产了1000斤小麦,卖了1000元钱。黄豆也挣了500元。再加上护路工的工资和吴付有打零工挣的钱,当年,吴付有主动要求脱贫。

“我虽然一只手残疾了,我另一只手还能用,就不能等着别人来施舍。”吴付有认为,如今国家扶贫政策这么好,就更不能带着贫困的帽子不上进。贫困不光荣,靠自己的双手让日子好起来才光彩。(李莎)

栾川这位72岁独掌老人的护路生活

吴付有的致富故事有没有打动您?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