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去哪儿养老也不如自己的家吗?
时间:2018-08-01 17:26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编者的话:在传统观念里,老人去养老院是一个不幸福的结局,意味着儿女不孝,晚景凄凉。也正因如此,北京大学知名教授钱理群夫妇和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陈汉元夫妇入住养老院的消息引起舆论热议。他们在养老院生活得如何?真的是去哪儿养老也不如自己的家吗?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二位老人,并请教养老专家,详解在养老院养老的好处。 北大老教授钱理群:园子比外面清净 今年重阳节,知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夫妇卖房入住养老院的消息,引起社会热议。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房子不能卖,要以房养老。但钱老为何会卖房养老?他现在过得怎么样?《生命时报》记者日前来到钱老所在的养老社区,一探究竟。 “入住养老社区,我有三大任务:保养身体、写作和聊天。”钱理群说,除了老伴患病无法再长期照料二人的生活以外,他入住养老社区的最主要原因是安心写作。钱老的心思很简单,在养老社区,我可以拒绝一些杂务,集中精力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养老社区能够让我安静地来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最愉快的事情,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安度晚年’。” 尽管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钱老对新环境适应得很快。“这里有‘生活管家’,不管有什么事,打个电话随叫随到。比如有时候电灯坏了,一个电话人就来了。可以说,生活的事基本上可以不操心,我们等于是花钱买服务。”除了没有房产证,钱老并不觉得现在的生活质量比以前有什么“降低”。生活上最大的变化,一是过得比以前更有规律,不愁一日三餐了;二是开始锻炼身体了,每天要散步40分钟。▲ 央视老领导陈汉元:护理团队更专业 与钱老居住在同一养老社区的,还有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陈汉元先生。他2005年被诊断出患帕金森病,今年80岁高龄。陈汉元只有一个女儿,定居日本,平时只有夫妻二人独居在家。尽管病情已处于维持阶段,但患病10年来的照护都由夫人负责,“从长远来看,全都托付给老伴儿终归是难以为继的,外界的护理必不可缺。” 入住养老院后没多久,陈老就遭遇了一次突发状况,“10月18日,吃完早饭,我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休克了,我老伴怎么叫我也没有用了,正好屋里面有一个紧急呼救器,绳子一拉大夫就来了,护士也来了。”由于处理得非常及时,在大夫走后不久,陈汉元自己可以站起来了。这件事让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了控制陈老的病情,养老社区的医护团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介入物理治疗手段,协同语言训练。目前,老人的病情趋于稳定,可以通过助行器自由活动,还经常在社区参加手腕操等活动。▲ 养老院生活三大好处 惨白的墙面、幽暗的灯光、狭窄的房间、冰冷的铁床……不少人想象中的养老院是一个凄凉之所,再加上老人被遗弃在床甚至受虐待的丑闻被频频曝出,让公众更加心存恐慌。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郭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国内各层次的养老院都有,公立和私立的并存,难免鱼龙混杂。其中,一些优质的公立养老院条件好、服务到位,但往往“一床难求”;部分高端私立养老社区则价格昂贵;而大多数中低档的养老院却因资金紧张等原因,面临生存困境。 护工难找也是不少养老院面临的难题。护工不仅要打扫卫生,还要给老人喂饭、喂药、擦身体,甚至端屎端尿。年轻人嫌脏,中年人难为情,年纪大的又干不动。部分养老院不得不降低门槛,招收一些年纪大、文化水平低、缺乏护理知识的护工,以致出现私下收费、虐待老人等丑闻。 其实国内好的养老院有很多。不少高端养老院,从门把手、门孔、穿鞋凳、马桶的高度,到单身老人和老夫妻分别需要多大的储藏空间,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符合老年人特殊的需要。 国人自古讲“居家养老”,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认为,当前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已经很难完全满足这种养老需求了,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加入到机构养老的队伍中去。不少观念开放的老人很乐意选择养老院,目前已有部分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给自己订好了床位。 郭苹曾给北京市福利协会做过一个关于“低收入家庭非自理老人入住养老院意愿”的调查课题,收集了500份问卷;发现65.8%的低收入老人愿意住养老院,如果政府给予补贴,这一比例更是升至81.7%。影响选择入住养老院的因素主要是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但调查也发现,在老人有自理能力、子女有照料能力的前提下,多数老人不愿入住养老院。他们会觉得自己被遗弃了,而且没面子。子女也会怕背上“不孝”的罪名。 专家表示,入住养老院有三大好处。第一,生活照护问题得以解决。好的养老院,一日三餐按时供应,甚至有专人送到房间,身体出现问题会有医生及时处理。第二,交往的需求得到满足。许多失能、半失能老人很少出门,也没人交流,但在养老院里,他们的社交圈一下子变大了,也不再孤独了。第三,子女负担减轻了,老人也不再有拖累孩子的内疚感。▲ 选养老院三个原则 专家建议,想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一定要选择国家注册的、有“身份证”的标准养老院。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养老院有三大原则。 其一,经济基础是前提。不同档次的养老院收费不一样,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也有差异,贵得住不起肯定不是最佳选择。老人要在经济能承受的情况下,选择设施与服务能达到心理预期的养老院。其中,服务和管理到位、设施安全、医疗配套完备、护理水平专业、交通便利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其二,生活照料全面。特别是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要选择有专业护理员甚至护士的养老院,得到专业的照护服务。 其三,提供精神慰藉。一些中高档养老院每天都有活动,比如合唱、手指操等,让老人的情感、交往等需求得到满足。 郭苹最后呼吁,对于经济困难的老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不能自理老人,政府应该出台一些补贴政策,对养老机构或低收入的入住老人给予适当补贴。杨燕绥则表示:“今后可以探索医保可以支付养老服务费,能减轻老人的负担。”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