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件套甘肃国宝“组团”亮相国博
时间:2019-05-17 18:43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社区 点击:次
这次展出的文物超六成为国度一级文物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龙提梁飞虎凤钮铜壶、徙遽(仆)铜盉……即日,“丝路孔道——甘肃文物精辟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516件套杰作文物以岁月为轴,为观众呈现了以史前大地湾文明、甘肃彩陶文明、河陇青铜文明、晚期秦与西戎文化、汉魏晋唐时期河西文明、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多元民族文化、甘肃释教文化为主体的甘肃汗青文明。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展品中的国度一级文物逾越六成。 走进展厅,起源看到的是一个梳着齐刘海儿、五官规矩、由细泥红陶做成的正人儿。她是曾在《国度宝藏》中出现过的“网红”、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马家窑文明后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甘肃彩陶起源早、间断时日长,或许8000年前甘肃大地上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彩陶,不停间断数千年,是中国唯一不有停止的彩陶文化。其他,一把马家窑文明林家遗迹出土的含锡青铜刀,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明最早的青铜器。 北京青年报记者大白到,此次在国博展出的516件套佳构文物中,国度一级文物占322件,二级文物近百件,是历年来甘肃省在国内举办的文物展览中文物数目至多、可贵文物占比最高的一次展览。展出的文物品类涵盖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金银器、木器、丝织物、纸成品等类。此中,寰球著名的甘肃马家窑文化彩陶,中国晚期青铜成品等,凡是能够直接反映甘肃历史文明的代表性文物。 展览中展出的汉代《仪礼》简、《建武三年侯粟君责寇恩事》简、“白玛作”羊毫、彩绘木轺车,魏晋二牛耕舆图壁画砖等,涌现了中原文明对河西地区的影响。《康居王使臣册》简、希腊文铅饼、波斯陴鲁斯王银币等,则闪现了甘肃区域的丝绸之路往来史。此中,西汉《仪礼》木简是当前所见儒家经典《仪礼》最早、最完整的写本,被誉为“世界第一简”。 据国博方面简介,这些文物的年光跨度从8000年的大地湾文明,一直到宋元期间多元民族文化,地理跨度则从甘肃东部、中部,一直到河西走廊最西端,涵盖了黄土高原、雪山、戈壁、绿洲等多样化地理特征。展览分文明序曲、彩陶之冠、青铜之路、嬴秦摇篮、千里走廊、丝路交响、一路家园与佛陀之路8个一小块,为观众告诉了这处器材方交流“环节”上发生发火的8000年旧事。 展览位于中国国度博物馆南2、南3展厅,将持续至7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