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心理测试 >

心理测验中沟通技巧的应用

  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使用规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进行数量化评估或说明,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司法鉴定、教育、军事、体育等领域。心理测验过程是被试(即正常人、病人、司法鉴定中被鉴定者)按照主试(即测试者)的要求,完成规定作业过程[1]。主试与被试的沟通贯穿于心理测验的整个过程。掌握沟通的概念、策略和技巧,对顺利完成测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沟通的形式

  一、

  语言性沟通 语言性沟通是用语言方式来进行沟通,是取得资料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通过语言把信息与感情传给被试,并收取被试的反馈信息,完成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主试按标准的、清晰的、明确的、恰当的指导语,温和的声调,适宜的速度与被试进行沟通。

  二、非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是指通过感情表露、动作、手势等来达到沟通的目的。有专家认为组成沟通的成分中,非语言性沟通占90%,语言性沟通占10%

  (一)体语

  1.仪表及情感的表达:主试的仪表端庄大方、服装整齐清洁、站坐姿态端正、语言清晰委婉、表情自然、目光专注,可缩短主试与被试之间距离,增加被试的信任感、安全感。

  2.调节动作:主要是调节和维持沟通的进行。主试在操作中点头或肯定的目光等示意鼓励被试继续进行。

  (二)空间效应 每个被试都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目前注重一测室

  ,一主试,一被试的方法。(1)亲密距离:被试与主试之间约30cm左右。提问时语音低、柔和,话题诱导启发,适用于老年人、儿童等被试。(2)个人距离:30~60cm左右。语音适中,态度自然大方,适用于成人测试。(3)公众距离:3~7m。语音大、清晰,适用于团体测试。

  (三)

  触摸 它是非语言性沟通的一种亲切动作,主要起到关怀、安抚的作用,可减轻被试恐惧心理。如轻拍、搀扶等。但应注意应根据年龄、性别、文化、风俗等不同的因素选择使用,否则引起负面效应,造成工作被动[3]。

  三、观察力 主试的观察力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观察被试有否疑虑、不解、不愿配合、过分警觉、拘谨忧郁或敷衍了事。主试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对被试的言行举止不断的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地判断,并及时调整沟通技术,使测试顺利进行。

  沟通的实施

  一 、沟通技巧在测试各环节中的实施

  每次测试前,主试应详细了解被试的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测试项目、测试目的。备好测试工具,使工作开始就显得有条不紊。被试对主试的第一印象是从语言性沟通开始的,接待时应以亲切自然的态度、礼貌的语言,配以适当的体语,向被试说一声“你好”,“你请坐”,为其创造温馨和谐的气氛,消除陌生感、畏惧感,这样对测试成功起到积极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阐明测试目的,讲明方法,使被试端正态度,精神放松,安心测试。指导语的交代是语言性沟通的关键,内容不能遗漏、不能添加、不要死板拘泥,而应严格灵活通俗易懂,这样方能保证测试顺利进行。进行中宜多用鼓励性语言或动作,如说“好”、“回答的很好”、“不错”、“请你再想一想”等,在测试中主试应认真倾听,详细记录,测试完成后向被试表示谢意。最后整理资料,给予详细的书面报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