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健康人生 > 婴儿期 >

现代婴儿发展研究的启示

了不起的小宝宝:现代婴儿发展研究的启示

《北鼻异想世界》剧照。

2018年三月,在我提交博士论文的三周前,应和BBC合作的一个电视公司的邀请,同当时的导师乘火车、提着器材去伦敦郊区的一户人家,为他们拍摄了婴儿研究纪录片中的一段。这部片就是后来大家看到的BBC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我作为实验助理在第一和第三集有短暂的露面,我们这一段的主要讲解人是我的导师。

纪录片在国内的一些视频平台上线后,让相当一部分人对婴儿发展研究这个不怎么热门的心理学分支产生了兴趣。这令人高兴。婴幼儿发展研究是一门研究对象特殊,因而挑战特别多、而惊喜也多的学科。尤其0-3岁的早期时期,是婴幼儿机体和心理发展的时期,其学习变化常常以周、天记。我们发展心理学人也因此常常肉麻地口称:“婴儿都是小天才。”

对人类婴幼儿时期的误解,常常存在“高估”和“低估”两种倾向。通常没有大量接触孩子经验的成年人,对婴儿早期发展的速度缺乏了解,想象中的孩子直到五六岁多半都是“什么也不会”的状态。而接触到第一个孩子,在身边亲眼见到孩子初期快速的变化而冲击之前的观念,或因为不了解而投射过多自己的想法,又容易高估婴儿的特定阶段的能力。

BBC为拍摄这部纪录片,特别搭建了一个摄影棚模拟婴儿实验室,邀请了许多家长带着宝宝在棚中模拟婴儿实验,得以展现许多经典婴儿实验的设施和实验过程。除了纪录片里展示的,还有许多其他经典实验,让人惊讶于婴儿惊人的“天赋”和快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为我们理解自身的存在与成长提供了许多灵感。

被低估的:一些萌发较早的能力

了不起的小宝宝:现代婴儿发展研究的启示

《北鼻异想世界》剧照。

识别人脸的能力

我们常常倾向于认为初生婴儿如一个崭新初装的操作系统,等待被安装上各种程序。实际上,许多功能由于在进化上的重要地位,可能已经“预装”在我们的系统中。比如,辨别人脸对群体生活的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过去就有许多发展研究发现婴儿对人脸的反应出现得特别早。而我的同事Kirsty和Vincent 2017年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孕晚期的胎儿就对类似人脸的光源有了偏好。比起呈三角形排列的三点光源,胎儿们对排列成类似人脸图案(倒三角)的三点光源反应更强烈。这不但刷新了我们对胎儿视觉认知发展的认识,也提醒了我们社交相关的信息对人类而言是多么重要。

理解情感的能力

另一个出现得很早的能力和对情感的理解相关。我们也许常常想象自己小时候不懂他人的快乐悲伤,或觉得婴幼儿对情感这么高级的存在是没心没肺的。实际上,10周大的婴儿就能感知他人情感。他们能把高兴和悲伤面部表情同相应的声音对应起来;10周大的婴儿也开始能对情感作出相应的反应,比如看见高兴的脸就露出笑容,而看见悲伤的脸则不那么常笑(D’Entremont & Muir, 1999; Kahana-Kalman & Walker-Andrews, 2001)。

记忆力

记忆力大概是最被低估的早期能力了。从自身经验出发,很多人都对自己2岁(甚至4岁)之前不记事这事确信无疑。婴儿的短时记忆何时出现学界也曾存在争议。1960年代一个经典婴儿记忆实验将婴儿能记忆的年龄回推至8周大。他们设置了一个机关,只要小宝宝踢腿,就能让两块小木条互相碰撞。他们发现8周大的小婴儿就能记住这两者的联系,并且这段记忆能持续45-55分钟(Rovee&Rovee,1969)。这也可以说是学习能力出现的最早年龄。至于为何你长大后不记得小时候的生活事件,那是和长时记忆相关的问题。至少我们从这个发现知道,即使几周大的小婴儿也并非对外界无知无觉,只知吃喝睡的小动物。他们的大脑已经在为快速学习做着准备。

被高估的:那些小宝宝并不具备的能力

了不起的小宝宝:现代婴儿发展研究的启示

《北鼻异想世界》剧照。

自我概念

流行心理学中谈到婴幼儿时期,常常将小宝宝们粗暴地描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兽,赋予婴儿过多成年人才理解的关于自我的想法,甚至更加文学化地将此引申为“过度自我中心、自恋”个性特质的代名词(巨婴)。但事实上,人类“自我”概念的萌发出现得相当晚。我们意识到“我”之存在,要到一岁半之后。经典的心理学实验“镜子测试”至今仍是测试自我概念相当有效实验方式。给宝宝脸上做个记号再抱到镜子面前时,6-12月的宝宝表现得就像他们以为镜子里的是另一个孩子,他们不知道那个镜子里鼻子上带红点的孩子就是自己,反而想要和“ta”玩;12月以上的宝宝表现也相当暧昧;直到一岁半至两岁,宝宝们才清晰地表现出他们知道那是自己。他们会意识到那个红点其实在自己鼻子上,并伸手摸自己的鼻子。

保守一些说,2岁之前的孩子多半都没有“我”之存在的概念。在那之前,对他们行为“自私”“自我中心”的描述,事实上只是成年人对婴幼儿行为进行情感投射。

毅力

这是一个在纪录片中展示过的实验,但我觉得值得再提一次。正如纪录片中重复的经典棉花糖实验所展示,大约1岁之前的孩子是没有发展出自我控制的能力的,他们无法理解“忍耐一下”这个概念,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要到1岁之后才慢慢发展,逐渐提高。我经常见到家有幼小孩子的父母提问,是否应该从孩子几个月大开始就给孩子进行延迟满足,以培养毅力,或为年纪过小的孩子在自己看来“缺乏毅力”而焦虑。然而他们焦虑于毅力问题时,却不知道或没有考虑过,孩子有其自身发展阶段和规律,这个时候的孩子压根没有发展出这种能力,也就不存在“缺乏”或要“提早培养”的问题。

富有争议的“赢在起跑线”式教育

在快速发展的成长早期进行促进干预,最大程度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早期教育行业的理想,也精确地击中了不少父母出于养育焦虑的需求。然而如火如荼的早教业,在科学研究中却并没有获得绝对的支持。早教是否对孩子今后的学业表现有长期的正面影响,是个有争议的假设。2018年发表的一个样本约3000名儿童的跟踪研究发现,参加过学前早教的孩子,其学业表现上的优势在小学一二年级后就不明显了(Lispey, Farran, & Durkin, 2018)。另一些其他支持学前教育积极作用的研究,也被指出那些长期的积极后果主要来自于这些学前教育项目中健康管理的部分,给孩子的身体素质带来的积极效果,而不是其他方面。尽管目前尚难有定论,但这无疑提醒了我们,人类的成长受到生理基础的限制,有既定的节奏和规律。何时学说话,何时学走路,何时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存在固有的规律。人工干预并非那样无所不能,可以让孩子如父母期盼的那样成为神童。

最后,大部分婴儿发展研究都是严格控制和设计的实验,其结果经过统计分析,代表的是婴儿群体的趋向性。纪录片中也并非真正的现场实验,只是用再现经典实验的方式进行操作。将实验搬到自家宝宝身上一试,其结果多半说明不了什么,对个体没有指导意义。不过纪录片中提到的幼儿对家庭性别角色的看法实验倒是个例外。这是个20年前的实验,实验发现幼儿对家庭性别角色的看法受到当时家庭分工印象的影响。20年后的实验室中,当研究人员用小样本重复这个实验时,孩子们对家庭性别分工的看法似乎不那么充满刻板印象了。从这个小样本当然不能得出当代英国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已经得到改善的结论,但大概至少可以说参加试验的这几个孩子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分工不那么传统。这个有趣的小实验,不妨也可以让孩子在家里重复一下,看看自己的小家庭环境里,是否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塑造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因为婴幼儿对环境是敏感的,爸爸参与育儿是否足够,倒是能从此略知一二。

这篇文章涉及的,当然只是发展研究中那些有趣发现的极少一部分;但就像更多其他有关婴儿发展的科学探索一样,它们为长大成人的我们描绘的成长图谱,展示的是,我们从未像粗糙的流行词汇“巨婴”描述的那样无知无用,但也并非可以随意操控优化的机械。我们大多是肉体凡胎,一步一个脚印地长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