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中医 > 药膳食疗 >

医生最爱用的祛湿药,竟是茯苓

茯苓还是一味利水渗湿良药。

假设你神色蜡黄、身体浮肿、小便晦气,概略湿气缠身,无妨吃点茯苓。

“十药九茯苓”,能渗能补,不伤正气

能祛湿的中药有许多,如薏苡仁、冬瓜皮等,为何单提茯苓?

皆因此类药物多寒凉,脾胃欠佳的人不可多吃,而茯苓性平,脾胃不佳也可吃,况且它还虚假百搭!

茯苓,味甘而淡,甘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与,既可祛邪,又可扶正。

这就象征着,它利水而不会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

更名贵的是,不管是寒、热、虚、实诸证,茯苓配合其他中药服用,都可弘扬其稀罕功效。

也正由于如斯,茯苓成为自古医家最经常运用的中药之一,有 “十药九茯苓”之说。

应用寄望:虚寒精滑者忌服。

道地茯苓,当选家养“云苓”

在延寿之品中,茯苓有了一席之地,与它的“出身”有关。

《淮南子》云“千年之松,下有茯苓”,唐代书生李商隐亦云“碧松之下茯苓多”,这道出了茯苓的生长习性——寄生于赤松或马尾松根上,粗浅土中20~30厘米。

前人见它与青松相生相伴,以为这是松树的清气下行熔解而成,因此吃了能长命。

如今的茯苓,有野生,有了栽种。依据制作地的差别,又喻为云苓、安苓、闽苓、川苓等。

个中,以云南的家养产品“云苓”品格最优,而安徽的种植制造品 “安苓”制作量最大。

1.茯苓糕

法子:取粳米350克、白糯米150克、莲肉100克、茯苓150克、芡实100克、山药150克。洗净、去杂质、枯燥后研为细粉末,加水适量拌匀蒸熟即成。当早餐或点心食用。

功效:健运脾胃,祛病延年。

主治:气虚体弱、纳食不香、脾虚便溏等症。

2.茯苓枣仁猪心汤

方法:茯苓、酸枣仁各20克,猪心1个。先将猪心切成两半,洗洁净,放入锅内后,把洗腌臜的茯苓、酸枣仁一块放入,介入过多水,用武火煮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煮至猪心熟透后调入食盐即成。逐日1次。

成绩:补血养心、益肝放心。

主治:血虚引起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回首力阑珊等症。

医生最爱用的祛湿药,竟是茯苓

3.茯苓枸杞子茶

方法:取茯苓100克、枸杞子50克、红茶100克。将茯苓与枸杞子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l0克,加红茶6克,插足适量开水泡10分钟便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益肾、利尿通淋。

主治: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症。

茯苓

又名:茯菟、云苓、松苓、茯灵。


(责任编辑: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