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中医 > 中药方剂 >

中医看病就归结为两个字“诊”和“治”两个过程

中医看病,其实很简单,也很复杂。中医讲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其中四诊就是望闻问切。今天国际医姐就带你认识中医,了解望闻问切的作用。

中医看病的简单之处在于,看病就归结为两个字“诊”和“治”两个过程,诊又分为“望闻问切”四个步骤。《难经》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就说明了中医的四种诊法和中医境界。当然很多时候,一个医生并不能只能靠望,或只靠闻,只靠问,只靠切脉来看病,一般都会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综合来看。

 

望 诊

望诊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诊断方式。尤其对一些重病,例如肿瘤,或者肝胆部位病变,脾胃疾病,心脏的各类疾病,都会在气色和皮肤上出现各种很明显的变化。望诊还能够大概看出病人体内的阴阳寒热虚实情况。

望诊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在危急重症的时候,看病人的气色已经极度危险,这样的话,医生就可以只根据气色,而先不考虑病人平常的病况,先用药保住病人的阳气也就是生命中之气。所以望诊是中医决定是否用急救中药的一个重要根据。

 

闻 诊

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对于帮助医生得到更为精确的诊断,非常有意义。例如咳嗽,中医把咳嗽分了很多种,水饮咳,痰咳,肺咳,肾咳,胃咳等等,《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有经验的医生,听到病人咳嗽时的声音,就能判断是哪一种咳嗽。很多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但是有些异常气味是正常人体不应该有的,当人患某些疾病时,有时身体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分泌物、胃肠道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发出异常气味,有经验的中医师通过辨别这些异常气味可以帮助患者早发现和早识别这些疾病。

 

问 诊

《景岳全书》归纳了十问歌诀:“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必崩皆可见。”中医问诊是医师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更准确、深入地了解病情,同时患者也要配合大夫,切忌忽视问诊。

 

切 脉

在中医看来,正常人的脉和有病的脉是不同的,中医就是靠脉跳动的细微区别去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其实人的身体很神奇,只要身体里面有问题,它都会在人的外面反应出来。

 

中 医 问 诊 单


 

年龄: 0-100

性别: 男、女

职业: 行业名称

体型:匀称、偏胖、偏瘦

 


 

主诉:当前最主要的症状或病名(尽量详细)。

 


 

一: 有畏寒怕冷吗?怕热?或者忽冷忽热,有无汗出?气候变化症状是否加重,哪些症状加重?

二: 头部有无异常?如胀、痛、晕等?颈椎、背部、腰部有无疼痛、怕冷?

三: 五官是否有异常?

四: 精神状态如何?有无心烦、易怒、叹息、健忘?

五: 小便如何?一日几次?颜色?是否有尿滴沥、尿不尽感?是否刺痛?夜起几次?

六: 大便如何?有无便秘?几日一次?拉肚子?大便成不成形?干燥?

七: 胃口如何?食欲好还是差?还是饥不欲食?喜欢什么口味的饮食?

八: 是否口渴、想喝水?喜欢喝温热水还是冷水?或者口渴却不想喝水?

九: 睡眠如何?是否失眠?睡觉会烦躁吗?是否多梦

十: 胸部、腹部、小腹部有无异常?如:心慌、喘闷、烧心、疼痛、胀满等?

十一: 四肢是否异常?如:四肢怕冷、伸屈不利、麻木、手脚心热、关节疼痛、手热脚冷、手脚心出汗?

十二:(男)房事是否正常?有无早泄阳痿?是否遗精?是否经常手淫?

十三:(女)月经和白带是否正常?有无痛经?月经量多还是少?月经提前还是推后?月经色淡红还是暗红,有无血块?白带多还是少?白带颜色如何?白带有无异味?

十四:有无舌苔照片,心跳一分钟多少次,有没有早搏?

十五:除了上面的,身体其他异常症状?

 

【中医发展不能搞医药分开】

拿近期的一个病例来说。约一个月了,有位老年妇女打来电话说;她突然下身无力坐在地上,自己很久才可爬起来。头痛头晕,手足发麻,吃饭无味道。她很害怕会死,因她身上有多种病,共济失调做过两次手术糖尿病心脏不好高血压。治疗她的病特难。几次快倒快倒。皆中药救治起。她可不用感谢我,但她一定要感谢中医药。让其病苦压缩到最小范围。平时不按要求每月服几包药。难受了就打电话来,很没办法。我说你病按现代医学来说是心脑血管方面的毛病。按中医来说中了风寒。我为她开了一方;桂枝30附子30细辛3麻黄8炙芪30茯苓12独活18人参10花椒10胡椒10酸茶15威灵仙8川芎30天麻10生姜50红枣12个三包水前服。药服二包病略有好转。此时她的很多亲戚来看她一至要求她医院去看。她这下无主意。她自己儿子打电话来问我。我直的对她说你这病到医院没什么好处。住了院病情会加重。我没有半点心说西医的坏话,只是就病论病说实话,我的见解,时间可证明。如果医院有综合能力好的医生看可以。如果只是见病论病难有好效果。她儿子说;如果不把母亲送到医院,万一出问题亲戚会说他。她住进医院后,医生很好心全面体格检查多次。CT。B起化验血肝功。天天打针吊瓶。人更加全身无力几次倒地下。也吃里面中医开的药。我可想到会开那一类药,因病人脏胀舌质一定红。会因假象所迷。不会开扶阳药。前5天打电话来诉苦。她现在走路不行,人很冷,好象会透风,不爱吃东西。说白细胞13000多。医生说她肺有炎症。不想住院,可医生说她病重不能出院。她又搞的没主意。有些看她的人对她说你为什么不找陈医生看。如此她下决心出院要我开方。我说方不用开了,就用一个月前开的方。用几包,每天服参茸丸。再吃我给她那上好的野生灵芝酒。如此三天,打来电话说病好了很多,会吃饭,不会那样怕冷。嘱其体力好点,上午用中药,下午用草药。

如今医药分开的治病方法,在表面上看医生不做医药生意。实际上医药人变的花样太多了。这种想让医生廉政。而医人不参与药的做法。对中医来说不行。中医不亲自识药,往往很多病治的不好。有次与一位硕士中医谈医,讲到有些药要如何识与加工时。他说他做不到。做医生,有规定药房不能去。自己不能搞药。我一听完了,几千年的中医药传承。现在变了。这样中医的能力会大大消退。以后的中医也许只能是纸上谈兵的将军了。讲几味中药,

1、川贝好坏质量如何识。川贝的品种多样。现在大多种的,少数地方有野生的。化痰解毒之功能,不同品种产地差别太大。民间有个偏方治疗咽喉有痰出不来,特别是老人或一些特别病人。痰阻在喉咙里喘气都难。此时有好川贝粉用水送下,多数人痰就化了。很管用。如果川贝质量不好。痰基本就化不动。反因药多用对胃不好。这古代留下来的偏方在今天因药的不地道失灵。有时治病之急因药质量差而误。野生川贝于我国偏西北这一地区的少数地生长的为好。人工种的川贝个头会大点样子白好看点。野生的大小不一表面有时不什么好看,但你拿来一点入口中吃药的质量好坏马上明白。无论何种药化痰解毒之功能强弱,药一入口在舌上就明白。要把这事说清实在不知怎样写。我是因为吃过很多草药自心有这种感觉。目前中药里的川贝有时化痰好有时不好。多数因药质量无法把握造成。

2、黄芪,这是常用的药。其质量因产地的不同区别很大。黄芪有分北芪,蒙芪,红芪(少见),岩芪(少见)等多种说法。黄芪以北方较旱地山坡的为好,生长难药性足。现在多数人工种。如果是偏北方种也好,就怕偏南的地方种的。那看上大根样子的黄芪表面都不什么黄,拿在手上轻,切面松而不紧文不密。闻一下青味不足,入口甜味道少。药力补力皆差。所以不同产地不同种植时间收的黄芪质量皆有差别。如果医者不了解。开方治病效果会受影响。

 

3、人参,古代之参多为野生。现在多为人工种,产量高数量多。人参生长于北方。在不同地区种的人参质量有差别。不同时间挖的人参质量有差别。有时病人气快断,好的野生人参含口中一片气可调起。而人工种用一斤也不管用。在三十年代明医张锡纯的书说道,人工种的人参,关健要救人时不如野生党参。而人工种的人参农药用的多。药性变燥。医者不可不知。

 

【让民间中医继续传承下去】

 

西医有现代的领导医学的优势,中医有过去的优良方法。民间医药学要现代人承认他,还要求人给点立足的地方。人家不给原来自己的老地方也没了。中医的传承在今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这个天天都在变新的时代。现代医学在现在与将来的某些时期独领风骚。我们要明白这个现实。其有优点。但绝不是尽美尽善的。有其不足的地方。有些民间医药的优点其不会有。从古以来中医有着自己的传承方式。这种师徒间的中医传递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如果今天不行了。在某些极少地方,能有一点点地留给民间的医药人。承认其方式。也许还能香火再续。但从目前来看已很难。我亲眼所见民间有些特长的人,多已经不在。这种没了这不会再有的事,今后也许只是故事。

 

中医的前身是在民间。民间医学与中医的传承有其特殊性。不一定人才要从医学院来培养。只有中医人才的存在。才有中医的存在。因历史的原因有其自己的传承方式。在今天社会的条件下,民间医学不可能有多大的发展,相反是滞退或隐失。我们现代人能否给民间医药学给点历史的尊重。其自留点地在阳光下有个空间。现代中医多于书上理论,脱离自然较多,而实际变了味。有名无实普遍。在今天可见到。有一些中医院連感冒这样的病。完全用西医的打针吊瓶或激素来治病。我是因病人在中医院看不好找我看,说出了他们在中医院的治疗经过。才知有这样的事。小病大治,仪器生化看病,没大病的,被说的吓出心理毛病的。事皆有。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