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中医 > 中医调养 >

春季饮食调养原则

  1.宜进助阳食品

  主张“春夏养阳”。春天阳气生发,在饮食上宜适当多吃些能温阳的食物,以助长、充实人体的阳气,增强抵抗力,抗御外邪的侵袭。如韭、葱、姜等即是辛甘生发阳气之品。

  2.少食酸略增甜

  春天之时,人们应少吃酸味的食品,适当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有助于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早就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为根据中医学理论,春天肝气当令,肝气偏旺可伤及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酸味入肝,甘味人脾,少酸多甜,既避免肝气过旺,又有益于脾气。所以,应进食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糖类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水果、新鲜蔬菜等。

  3.食宜清淡多样

  春季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重油厚腻食品,如肥猪肉、油炸食品等。油腻食品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常使人产生饱胀感,妨碍多种纳摄入,且易使人出现疲劳、嗜睡等症状,工作效率下降,这也是“春困”的诱因之一。春季人体活动量增加、代谢渐趋旺盛,需要丰富的营养。因此,膳食还要提倡多样化,避免专一单调,并科学合理地搭配好膳食,如主食与副食、粗粮与细粮、荤食与素食等,都应讲究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从多种食物中获得较完备的营养,使人精力充沛。

  此外,还应防止春节期间因过食含麸酸钠的食品,如鸡、鸭、鱼、虾等而引起的“美味综合征”。

  4.多吃新鲜蔬果

  冬季之后,人们会较普遍地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故春季常见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肤病等,这些都是新鲜蔬菜、水果吃得少的缘故。因此,在春季应多吃各种新鲜蔬果,以补充所需的营养。

  5.注意补充津液

  春季多风,易耗散水分,出现口干、唇裂、皮肤粗燥、干咳、咽痛等证。因此,宜多吃些能补充人体津液的食物。如春日吃粥便是一大良法。粥里加一些荠菜、芹菜、韭菜,既利消化吸收,又助春阳生发。其他如柑橘、蜂蜜、甘蔗等也可进食,但不宜过量。

  6.避免里热过盛

  为了防寒,冬季里人们穿厚重的冬衣,长时间呆在温暖的屋子里,吃热性的食品。一蜡人还好饮酒以祛风寒,使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冬去春来,风气一动,郁热就会向外发散,故人们常易出现头昏、烦闷、胸满、四肢重滞等不适感。所以春季既要进食助阳之品,也不可盲目地一味温补,以避免里热过盛。可适当吃些甘凉滋阴、清除里热的食物,滋阴以养阳。

  以上的饮食原则在具体运用时。须根据人的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疾病、所在地区等不同情况,作灵活的处理。如患者即使在春天也不应随便乱吃甜食。阳盛或阴虚体质的人,也不能机械、轻率地进食补阳食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