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伊始气候对人体有何特点
时间:2018-06-10 10:40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根据我国传统的季节划分方法,每年农历的一、二、三月,公历的2、3、4月为春季。春季中包含六个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季从公历2月5日左右开始,至5月6日左右立夏结束。 现代气候学是以“候”(每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为标准来划分四季的。候平均气温在10~22℃为春季。以此而言,我国各地春季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在不同的地域,春季开始和持续的时间相差很大。如素以春城著称的昆明,2月初就早早地进人了春季,一年中除了约2个月的冬季外,其余的时间均为春天的气温;而北京、哈尔滨等北方地区,要到清明节后才进入春季。 冬去春来,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气温回升,冰雪解冻,万物复苏,百草萌生,陈腐的物质逐渐消除,即所谓的推陈出新,春季是生机盎然的时期,阴气则由强转弱,阳气由之说。春季不仅大风多,而日气候变化多、不稳定,用古人的话说就是风“善行而数变”。尤其是早春,气候变化更大,昼夜温差悬殊,多出现乍寒乍热的情况。有时上午春光明媚,气温可至25℃以上,像是夏天,下午或傍晚却寒流来袭,气温可降到5℃以下,冷如冬季。这种现象在东南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有谚语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春季是由寒转热的过渡时期,气候虽然日趋暖和,但又有冬寒的遗留未尽,特别是初春,经常有乍暖还寒的情形,会出现所谓的“倒春寒”。 春季来临,降雨开始增多。人们常说春雨绵绵。尤其雨水节后,各地雨量普遍增多,其中以黄河中下游地区增加最明显。春分节后江南地区降水量显著增加。春天还是多雾的季节,大雾时空气的湿度非常大。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的地理位置差别很大,因此,在不同的地区,春季的气候特点又是不同的。如东方春天多东风、大风,故古有“东方生风”之说。在我国东方的沿海地区,大风多变的气候较其他地区出现得更早,表现得更为明显。东部沿海从南到北风速都要比内陆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海面风速比陆面大1~2级以上,早春的风速更大。福建沿海和台湾海峡冬春盛行强东北风。我国西北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拔比较高,地形条件比较闭塞,很少受到东南风的影响。再如。在春季我国南北湿度的差别也较大。东北和华北地区,春季气温上升极快,风速高,水气蒸发量大,故相对湿度与其他季节相比为最小,春季的气候偏于干燥。西北青海、甘肃、宁夏等黄土高原上,由于日光充足,加上春季多大风,蒸发普遍比较强烈,春旱现象也就比较明显。而长江中、下游以南到南岭山脉之间,春季和初夏正处于多雨季节,相对湿度最大。尤其是华南地区,相对湿度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春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梅雨时期是在农历四五月,但是,广西柳州一带在农历三月梅雨刚节就已来临。也就是说梅雨在春夏之交,从南方渐渐地推进到长江流域。在我国东部沿海,春季的气候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雾大。如具有典型海洋气候的青岛市,其出现海雾日数每年自三月份起逐月递增。又如,在春季,南北地区的温度虽不如冬季那样悬殊,但也有较大差别。立春时,南北温差可高达三、四十度。公历3月份的平均气温,广州要比哈尔滨高出22℃,南京比北京高3.6℃。初春时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冷。四川成都平原一带的初春气候就要比杭州、苏州等华东地区为暖和。北方春季的增温开始得比南方晚,而一旦开始,则增温比较迅速。东南的沿海地区,春天的气温比内陆地区要低。 由上可见,春季不仅气候变暖、风多、风大,而且雨多、雾多,空气由干燥变得湿润,又有冬之余寒,风寒湿俱全,几种气象因素综合呈现。在不同的区域,春季气候的特点又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春季反映了自然界“生”的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