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开窍于目” 视力问题可反映了肝脏问题
时间:2018-06-10 10:41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慢性病人,病程缠绵,在日常生活中评估自己肝功能和病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见微知著,采取对策,使自己少受痛苦并早日康复。有的病人治疗心切,盼快快痊愈,他们有时半个月甚至一周就要抽血一次验肝功,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和压力。 肝病专家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一个自己随时评估肝功能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此法简单易于掌握,病人自己能学会,或在去医院之前基本做到“心中有数”。 一、观看面色 病人自己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脸色,是红润有光泽还是面色污秽;看眼白(巩膜)是否发黄,眼睛有无充血,必要时和别人一起照镜子进行对照,面部“颜色”和“病态气色”有明显区别。 二、食欲与精力 出院后,如果食欲良好,不择食、不偏食,自己也没有乏力感,这时肝功能大多不会有明显改变;反之,肝功能可能有问题。 三、自检皮肤 主要看皮肤上有无出血点及水肿,有无“蜘蛛痣”、“肝掌”,如发现出血点,蜘蛛痣和肝掌比原来更多、更明显,或有双下肢水肿,常提示肝功能不良。还要注意近来有无频繁的齿龈出血、鼻出血,即使不刷牙、不抠鼻孔也出血,这是肝功能不良的重要征象。 四、观看尿色 肝功能不良往往从尿颜色上体现出来,尿色变深,不是一般的黄尿,但肝功能不良时,胆红素代谢障碍,往往使尿中出现胆红素、尿胆原,使尿色变深,初如豆油色,重时呈酱油色。 另一重要现象是摇动尿瓶时,可见泡沫呈黄色,肝功能不良病人排出尿泡沫也较多。 五、有否肝痛及肝区不适肝功能不良伴有肝肿大,肿大的肝脏可使包绕肝表面的肝被膜紧张,受到牵拉,从而产生肝区疼痛;另外,肝功能不良常有肝周围炎症,也可产生肝痛和肝区不适。凡有明显的自觉肝痛者,多有肝脏炎性病变,应加倍注意。 有少部分肝炎病人在恢复期肝功能已全部正常,仍有肝区轻微疼痛或不适,医师称为“肝炎后综合征”,这与心理因素有关,不必过分忧虑。还可有嗳气、胃肠不适或腹胀、胸胁部不舒、长出气等症状,多不严重,与精神因素关系比较密切。 六、视力如何 肝炎病人夜间或傍晚视力减弱,暗适应差,甚至发生夜盲,这可能有肝功能改变。学说“肝开窍于目”,视力问题反映了肝脏有问题。 肝炎病人在自检或亲人帮助检查过程中,上述六项均正常,则提示肝功能基本上没有大问题,自己病情也比较稳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