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的生活妙方
时间:2018-06-10 10:41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一、 改善生活坏习惯 肝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解毒器官,储存物质并加以代谢,因此有“化学工厂”之称。现代人的生活环境非常不利于肝脏的,熬夜更是家常便饭,举凡熬夜值班、加班、开夜车K书、通宵唱KTV……还 有许许多多“激情”的政治、社会新闻,影响情绪的稳定与平静,饮食不节或过碱、辣、酸、油、腻、不洁等等,轻则增加肝脏负担,重则导致。肝炎的临床症状以身体疲倦、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为主,部分患者则有黄疸或发烧,若未积极追踪与治疗,将来可能演变成,甚至,绝不可轻忽。 (一) 春季养肝——睡眠与环境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养生以春令之气,升发疏畅的特点,注意保健体内的阳气,使阳气不断而渐旺起来。“春”为四季 之首,万象更新之时;肝脏在五行中对应“木”,春季为草木繁荣的季节,故春季主肝,所以春天宜养肝。以下为保养肝脏的生活妙方: 1、 春天宜晚睡早起 人的睡眠要依照太阳的起落。例如夏季太阳早出晚落,人也就要早起晚睡,春天也应当晚一点入睡,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起床后先别忙打理门面,宜穿着轻便的衣服到户外散步、漫步,可以达到激发意识、灵感的作用。 2、 多看绿色植物 由于城市高楼耸立,建筑密集,都市人看见绿色植物的几率大幅减少。而绿色植物有益人的健康,若能常处于静谧、芬芳、优美的绿色环境中生活,还会使人减慢呼吸、降,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等疾病的人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绿色植物可吸收滞留在空气中的大量尘埃,还可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故可净化空气、消除环境中的噪音;而多看绿色植物有益于双眼的视力及消除眼睛疲劳。对于住在大厦中的民众,可利用有限的空间多多种植绿色植物,既可美化环境,又对人体健康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二) 绿色生活小物 调节生理机能 绿色是一种令人感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具有镇静神经、降低眼压、解除眼睛疲劳、改善肌肉能力等作用;提高听觉的感受性,有利于思考的集中,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疲劳、使人减慢呼吸、降低血压;但长时间在绿色的环境中,易使人感到冷清,影响胃液的分泌,使食欲减退。 绿色也主文昌。文昌在五行中属木,而绿色属木,使用这种颜色的物品有助于加强学业及事业亨通。如果觉得学业成绩不理想,或事业停滞不前,在许多决定上犹豫不决、无法仔细评估,不妨多穿绿色的衣服,生活起居也要绿化一番,可以舒缓压力及,并静下心来,帮助思考。 绿色的草本植物几乎都有治疗的的用途,证明绿色具有调和身体机能的功效。蔬菜都拥有绿色的能量,可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度,并且提供大量的纤维质,有助于清理肠胃。 二、 日常养肝十大守则 对于肝脏系统的调养和护理,大致上应注意下列几点: 1、 睡 眠充足:熬夜、睡眠不足、过度劳累是肝脏健康的大敌,也是肝炎、肝病的元凶。根据传统医学的经脉行理论,凌晨一到三时为肝经时间,一定要睡觉才可养肝、排毒;就现代的理论来看,晚上十时到凌晨二时为美容时间,如果这段时间不睡觉,就会皮肤粗糙、容易疲劳、倦怠、常感口苦咽干、火气大,甚至出现黑眼圈,有碍 美容。所以说,养肝、保肝的最好方法是晚上十点就寝,充足睡眠。 2、 保持乐观:在五行中,肝属木。而“喜伤心、怒伤肝”,也就是说如果您经常心情暴怒,郁郁寡欢,对您的肝也是一大伤害。 3、 不抽烟:抽烟对于肝脏有百害而无一利。吸香烟时血液中的尼古丁浓度会提高,而这些尼古丁又需要由肝脏来解毒与负担。 4、 不饮酒:酒精对于肝细胞的危害可以说是相当直接,任何的酒类,都需要经过肝的代谢过程,不但增加肝的负担,对于慢性肝炎的患者来说更会加速肝硬化与肝癌的过程。 5、 营养均衡:养成定时定量摄取适当的饮食习惯。多吃绿色蔬菜及水果,对于大便畅通,减少肝脏负担过重有相当大的帮助。 6、 饮食新鲜:避免进食不新鲜的食物,包括发霉的米或花生,以免因为黄曲霉素造成肝癌的危险发生。 7、 戒食刺激性食物:因辛辣、油炸食物易燥火动肝,进而损耗肝阴。 8、 避免摄取过多的动物性油脂及胆固醇:以避免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如肥肉、内脏等。 9、 定期健检:每年应抽血检验一次,追踪肝功能指数,更能保肝;已罹患肝病者应服从专科医师指示耐心服药,不可因数据下降过慢而胡乱换医、换药。 10、 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几乎是任何器官与养生的不二法门。适度的运动,每星期至少两次,每次时间在30分钟左右,不但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神经系统的活络也很有帮助。且运动有助于脑部分泌脑内啡,可以有效地对抗忧郁的情绪,保肝护肝。 除了对疾病防治的认识之外,更重视日常生活与饮食的养生之道,在疾病未发生时,先避免疾病生成的原因,并积极地加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国养生学家总结出的长寿原因之一——“起居有常”,即是生活起居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常度。春季养生着重于顺应季节的转变、气候变化的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