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养生穴位按摩法
时间:2018-06-10 10:41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肝俞 位置:正坐,俯卧,第九胸椎之下是筋缩穴,外开1.5寸的地方。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肝俞主泻五脏之热及发炎,并舒通肝气。 ★胆俞 位置:正坐,俯卧,第十胸椎,外开1.5寸处。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改善肝胆慢性病,,胸闷胸痛。 ★肾俞 位置:後腰部脊椎骨两侧,第二腰椎下,离脊柱约1.5寸的地方。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主泻五脏之热,治五脏之发炎。 ★行间 位置:正坐或卧,脚拇指头和第二趾头之间的缝隙。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泄肝火,凉血热,清下焦,熄风阳。治呕逆、咳血、腹胁胀、腰痛不可俯仰、少腹肿。泄肝经实火;治肋间神经痛。 ★太冲 位置:行间穴上方1.5寸的地方,第一、二趾关节後方。 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清熄肝火肝阳,疏泄下焦湿热。治肝疟、腰痛、小腹胀满、阴痛、踝痛。 ★中封 位置:脚弯前面靠内踝旁有一条大筋,与内踝尖兵齐的内踝前缘处,两者中间的位置。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舒肝通络。治大便困难、身微热,治筋骨缩挛、阴缩入腹、动则牵引痛。 ★曲泉 位置:将身体坐正,膝盖弯曲,压住横纹头,再令伸直,手点之处正是一条小筋之下,大筋之上,二者所形成凹陷中即本穴。 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清湿热,泄肝火,通下焦。治脐下之、小便困难、膝关节痛、子宫下垂。 ★章门穴 位置:肚脐上2寸,两边横开6寸,在第十一肋骨之端。 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强化保健肝脏。灸章门穴,有疏肝行气之特效。《难经》曰:「脏会章门。」故「脏病治此」,所以凡心、肝、脾、肺、肾、心包络之疾病,皆取章门穴。 ★以上各穴位按摩都要按压5秒,压到有酸感後,休息5秒再按压,一共20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