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中医 > 中医调养 >

王琦教授谈湿热体质的中医调养

  湿热体质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属于湿热体质。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

  长痘派(湿热体质)

  我们需要知道的8个问题

  1.你为什么会长青春痘?

  2.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3.怎样判断你的身体是湿热体质?

  4.什么是“湿”?什么是“热”?

  5.是什么把你变成湿热体质?

  6.湿热体质容易得什么疾病?

  7.如何改变你的湿热体质?

  8.一年四季,哪一季是你避开湿热体质的最佳时机?

  从湿热到“青春痘”的转变

  现实问题:一日在麦当劳排队,忽然看见旁边队伍里一位高挑身材的女孩儿,对着我这侧的脸颊,红红的突起一片青春痘,再细看,如果没有痘的话,是个美女。心里一阵感叹,她恐怕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湿热了,还在排队吃买当劳,或许还经常吃。

  左看看、右看看,起痘的人很多,而且已经不是青春期的专利了。三十多岁的大龄青年长,四五十岁的人也长。长“青春痘”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看来痘与湿热体质的关系真是密切呢。

  王琦:不是所有青春期的都是湿热体质,青春期,是身体功能比较旺盛的一个时期,也可能属于肺胃有热。但总体来说,属于湿热体质的人为多数。可以说,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不光是饮酒,吃香辣、煎、炒、烤、油炸的东西造成的,还与长久居住在潮湿地方,生活在湿热的环境下有关。相对来讲,南方湿热体质的人更多一些,不少人脸上都长了青春痘。

  湿热体质的人会经常起口疮,甚至后背、臀部下部起一些脓包痈疖一类的皮肤感染性病灶。一些人还有脸上不清爽,油腻,笼罩一层灰尘的感觉。这种人还容易口臭,体味会比较大,会有腋臭,跟他讲话,你可能会闻到微微的一种味道。女子的话,带下颜色会偏多,一点,量偏多,男子经常会觉得阴囊湿漉漉、黏乎乎的。

  那么,一个人的外部表现出来这样的体征,内部的湿热情况又是怎样呢,这些湿和热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1.内湿与外湿

  首先湿热体质人的体内一定是湿热胶结的,就是黏合在一起,如同油和面裹在一起。

  我们先说一说这个湿。在生活里,通常人们对湿的理解就是水分过多。而说的“水湿”,则有外湿和内湿两种。

  外湿,大多是因为外界环境潮湿或者是你涉水了、淋雨了、住的房子潮湿,这些外来的水湿进入人体引起了湿。

  内湿,常常与人体的消化功能有关系,看过中医的人都会听到这样的话,脾是“运化水湿”的,如果你过食生冷食物,饮酒过度,脾就不能很好地“运化”,吃喝进去的食物不能转变为,供给身体各部门“薪水”,反过来这些东西又不能及时排出,那必然体内就有混浊的物质存在了,这就造成了“内湿”停滞。

  2.由湿化热

  为什么说到湿,又必须和热连在一起呢?因为热和湿是同时存在的。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夏季,天气很热,湿度也大,使人感到潮湿闷热,那么很显然,湿和热同时进入了我们的身体,如果停留在身体里太久了,像是在捂着一种东西,久了,必然产生一个热度,可是这个热度呢,不像火苗热得那么高,而是绵缠的、分解不清的那种。

  我们看南方的梅雨天气,湿和热的混杂凝聚环境,缠绵难解……这时候有些人就会出现吃饭不香,迷糊犯困全身沉重乏力等等反应。有的小孩子这时候还容易出现低烧,中医管它叫“夏季热”这是一种由湿化热的现象。还有一些人平时不长痘,吃了辣椒,涮了火锅后就长,也是因为体内具备了湿热基础。

  3.因热而得痘

  有这样一个病人,高个子,很瘦,是典型的湿热体质,脸上长的痤疮特别多,本来不是来看这个痤疮的,是治疗。我就说你平常会起这些青春痘吗?他说是啊,他说我头发里都是,我摸他那个头发里,都是一粒一粒的,后背也都是,他还觉得阴囊潮湿,身体不爽,总有一种倦怠感。然后我就给他开了治疗前列腺炎的方子,还给他加了一些调整体质药,湿热体质的人治疗起来比较缠绵,因为湿热相合,很难分开,单纯祛湿容易助热,单纯清热湿邪容易留滞,孰轻孰重,把握二者间的比例、分量尤为关键。治法为分消湿浊,清泄伏火,用三仁汤加桑白皮、马齿笕、鱼腥草治疗。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痤疮就好一些了,那个病也好转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了,他又反复了。我就问他喜欢吃什么,喝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他都回答了,我说你知道为什么这些症状会反复吗?他很茫然,我说就是因为你的生活习惯没有改过来呀!

  所以说改变体质是一个生命工程。我经常说,没有快车,只有日积月累。我们经常说:三分治七分养,还有一句话:病从口入,他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没有改变,疾病倾向自然不会改变。

  4.良药三仁汤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三仁汤”: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作用:杏仁辛开,蔻仁苦降,苡仁淡渗,通宣上部、畅达中部、渗透下部,慢慢把病邪从三焦分消出去了。

  二:酒,导演湿热的名角

  现实问题:有一个爱熬夜喝酒的作家,喝了十几年的酒,十几年白天没精神,晚上喝了酒才能工作,到医院诊断,结论是:体内有湿。他自己很感慨,说正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没想到常年喝酒,竟然一瓶一瓶地改变了自己的体质。可是疑惑的是,有人已经湿热,可是脸上并没有长痘啊。

  王琦:每天一点酒,活到九十九。这是古人的经验与度量之美。文人爱饮酒作诗,于是就容易“湿”。湿热体质跟酒关系密切,酒这个东西,是水做的,本身也是湿,又是经过发酵的,会产热,所以酒是湿热互酿。经常喝酒,喝得量多的,也是造成湿热体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可是这个作家为什么不长痘呢?因为这个人是个瘦人。

  瘦人长疽胖人得痈

  有两种俨然不同的情况。那就是瘦人容易得疽,胖人容易得痈。

  疽,平坦无头,表面看起来没东西,相当于西医说的深部脓肿。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东西的,但是他的湿热之邪,极容易伤人肝胆,比如说易患或者。深度的疽很难治愈,要治疗一个很漫长的时间,慢的因素是因为瘦人气血不足,津液不足。

  痈,红肿热痛,会流出脓来,湿热的人长痈的比较多。因为胖人气血壅盛。气血太盛就会往外走,就出现了痈,而且痈是阳症,一般长在肌肉丰厚的地方,如果热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腐烂,出脓……所以胖人得的这个痈容易愈合。痈,虽然看起来是个不好的东西,可是这种病理产物,也代表了体内物质多余能量的一种释放。就像,有的人不发烧,有的人发烧,不发烧的那个人并不是好现象……发烧说明病人体内的免疫机制强大,正气强,反应迅速,不发烧的人正气较弱,病程缠绵,这种感冒就不容易好。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戒除烟酒。不要熬夜、过于劳累。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