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中医 > 中医调养 >

对抗胃湿脾虚,消除上述症状,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些胃病患者会觉得饭后胃部胀气难消,晚上睡觉的时候口水多,早上起来枕头湿湿的,而且有口气,不知道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看似一个小毛病,且难以纠正,可你想没想过,这是由胃湿脾虚造成的呢?中医认为,人的口水,也成为涎,是由脾气运化而来的,故有“脾在液为涎”的说法。

 

脾气充足时,“固摄”和“化涎”功能正常,唾液正常分泌,参与吞咽及消化,不会泛滥外溢。当脾胃遇到不良饮食习惯、刺激性食物、负面情绪、HP感染等因素时,就会出现脾胃功能失调,胃湿脾虚。这种情况下,“固摄”功能减弱,水气不化,脾胃湿热,或者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就会表现为睡觉时“流口水”,久而久之还会出现口臭、胀气。

 

因此,想要克服胀气、口臭、睡觉流口水的毛病,不妨从胃湿脾虚人手,辨证治疗。

 

对抗胃湿脾虚,消除上述症状,我们该怎么做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方法。

 

首先,我们要分清脾虚的性质,辩证治疗。

 

1、如果患者吃凉的东西时容易出现腹胀、腹泻,有时还会恶心反胃、吐清水,同时出现腹中冷痛,往往是由于“脾阳虚”所致,即脾的阳气不足,脾不健运。符合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治疗:需遵循温中健脾的原则,平时避免着凉、吃冷食。可以多吃一些小茴香、胡椒、干姜、陈皮等性味辛温的食物,以达到祛寒邪,暖脾胃,保中气的目的。

 

2.、如果患者常感到,小腹坠胀,消化不良,隐痛等,说明脾气不足,中气下陷,难以“托举”内脏,常表现为胃下垂的症状。

 

治疗:需注重补脾益气升阳,常选用黄芪、升麻、柴胡、党参、人参等具有补气益中功效的药物,使偏移、脱垂的脏器归位。

 

 

 

3.、如果患者大便稀溏,反复腹泻,食量少,饭后腹部有滞涨感,吃点油腻就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神疲倦怠,舌淡苔白,面色萎黄,多属于脾虚失运,可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治疗:中医认为脾虚是本,腹泻是标,需标本兼顾,常用延胡索、荔枝核、干姜、炙甘草、防风、木香、补骨脂、赤石脂,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另外,无论你是哪种脾虚,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少食多餐,早睡早起。运动方面多蹲少站,上下楼梯、仰卧起坐、腹部按摩等都可帮助脾虚的康复。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