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和常见方面谈到了胃病的发作和调护
时间:2018-08-11 17:21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中医理论中有一句话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相信很多人都有感同身受的体验,当胃里面翻江倒海或者剧烈疼痛的时候,总是不能休息好的。但是因为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等种种原因,许多人都患上了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只要某一顿忽略了它,不仅会食不好,更会“卧不安”。 胃病并没有特别好的根治之法,着重在于日常的调养。可要怎样去“伺候”这个“小祖宗”,它才不会复发来折腾我们呢?就要这么来! 胃病怎么来的? 想要“伺候”生病的胃,我们就要先知道是什么让它开始生病的。
在诸多胃病发作的地区中,南方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其中其实有一部分地理环境影响的原因。由于我国南方地区总是多雨,就导致自然环境中“湿”邪肆虐的现象,脾胃总是喜燥恶湿,大量的湿会使得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脾胃受困而虚弱,因而更容易发生胃病。 除了受到这种“不可抗”的外在影响外,其实导致胃病的主要原因还是人自身。生活不规律是其中一项,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带来的情志致病也是重要的原因,还有大部分的人在饮食中都会形成偏嗜某一种食物的习惯,比如过辣过酸过甜等,都会对腐熟五谷的胃带来直接的伤害。 从中医的角度讲各种原因会带来胃气不和、胃火过旺、胃阴损耗等种种病机,而从现代医学角度讲,各种原因对胃黏膜带来的损害和间接对壁细胞分泌胃酸产生的影响,最终导致胃病的发生。
如何调理胃病? 对于慢性疾病的调养,中医总是有自己独特的有效的一套。想要从中医的角度来调养胃,就要从引起发病的病机出发分而论之,一般来说,慢性胃病大致有这么几种证类分型: 1.寒邪客胃 这种一般都是骤然的胃痛发作,甚至拘急作痛,得热就可以减轻。对于这样的胃病,在及时服用温胃散寒、理气止痛的药物之后,还要注意平素的驱避风寒,日常饮食中减少冷饮冷食的食用,可以偶尔喝一杯红糖生姜水来温中散寒。 2.饮食停滞 这种胃病多发生在暴饮暴食之后,出现胃痛、不消化,甚至厌食、呕吐等症状,消食导滞的药物可以帮助缓解急性发作,但是平时需要注意饮食的规律和适度。很多人总是会因为情绪问题大吃一顿来解决,有胃病的人在吃之前就要三思了!
3.肝气犯胃 这种多半都是情绪暴动引动了胃病的发作,所以在生活中,保持情志的平和十分重要,过度忧思和大怒都很容易牵引胃气动乱,一定要学会适时缓解情绪! 4.脾胃虚弱 一些人总是喜欢用补药来治疗身体的疾病,但是对于胃病而言,长期的病情会导致脾胃自身的虚弱,适当的健脾、清补对身体会比较有益,但是一定要切忌大补。因为脾胃虚弱本来就运化无力,大补只会加重负担! 以上从几个重点和常见方面谈到了胃病的发作和调护,慢性胃部疾病重在调理,按照中医的方法来,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