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的揉按常联合应用,长期坚持可起到健脾养胃、强身健体的效果
时间:2018-08-16 11:11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冰淇淋吃得嗨、清凉衣穿得凉、空调吹得爽……面对夏天的各种“诱惑”,脾胃却有点“吃不消”了:食欲大减,吃饭也不香了。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各个脏器都依靠脾胃气血的滋养。脾胃受伤,身体就会百病由生。
养脾胃是中医的“拿手活”。《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中医专家,教你通过按揉穴位,安抚容易闹脾气的脾胃。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纪太军 □ 主治医师 李媛媛 历代医家对脾胃非常重视,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临床上多种疾病都由脾胃失调引起,同时各脏器的疾病也可影响脾胃失调。 脾胃不好的人首先要注意调整饮食,放松心情。此外,还可通过揉按穴位来调理。 经络连接着人体的各个脏器,通过揉按经络上的特定穴位,可以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以下介绍5个常用穴位。 神 阙 位置:脐中部,属任脉。
功用主治: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揉按手法:一般以手掌按摩为主,每次时间为5至10分钟,每日2至3次。对脾胃虚弱,不能耐受寒凉的胃部疼痛及便秘、腹泻等患者都有良好疗效,临床上此穴也常用灸法,以达到温中健脾、散寒止泻的作用。 中 脘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位于脐中上4寸,属任脉。
功用主治:温中健脾、和胃消胀。
功用主治: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揉按手法:一般以拇指揉按为主,每次时间为3至5分钟,每日2至3次。俗话有“肚腹三里留”,揉按此穴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都有良好疗效。 合 谷 位置: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对侧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功用主治:升清降浊、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疏风清热。 揉按手法:右手掌心放于左手背侧,大拇指来回环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左右各50次,不仅可以缓解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还能防治晕车。 太 冲 位置: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上的原穴。
功用主治:疏肝和胃、清肝降浊。 揉按手法:一般用拇指揉按,每次时间为3至5分钟,每日2至3次。揉按太冲穴能够促进肝经的气血通畅,恢复肝的疏泄功能,保持气机畅达,对脾胃病伴有情绪抑郁及焦虑的患者有明显疗效。 揉按此穴不但能调理肝胃,还可以消解怒气,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降压效果。 临床上,以上穴位的揉按常联合应用,长期坚持可起到健脾养胃、强身健体的效果。但揉按穴位不是万能的,如果症状较重,不能及时缓解,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