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时鼻塞不通气,喉咙有点痰咳不出
时间:2020-01-24 14:00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发烧的原理是对身体疾病的治疗,比如受寒,发烧是为了给体表提供更多的气血把寒邪从体表驱赶出去,比如积食发烧,是为了给中焦提供更多的能量把堆在身体里的垃圾驱赶出去。从西医角度来说,身体的体温升高后,所谓的细菌和病毒失去有效的生存环境,就会自然死亡和被排泄。 常见的小儿发烧分为受寒,积食,以及温病发烧,伴随有鼻塞鼻涕的,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受寒,然后再去推断有没有积食,有没有温病,有时候受寒和积食会相伴而来,有时候是受寒后消化能力下降产生积食,有时候是积食后免疫力下降引发了受寒,思路一般是一起处理,而且要抓住主要的那个针对性的处理。 主诉:小孩八岁零四个月,小孩7月26日晚上开始发烧,主要发烧,孩子自述鼻塞不通气,喉咙有点痰咳不出。 从主诉看发烧鼻塞有痰,想到的三种可能性,一种是积食,一种是受寒,一种是温病。有受寒的证据,鼻塞,首先考虑受寒,但不能完全就确认是受寒发烧,其他的证据要再仔细看。 大便如何? 每天都有大便,黄色条形状,今早已拉大便。 胃肠道相对通畅,正气还是比较足的,大便没有特别的异常,消化能力正常代表这个身体的抗邪能力可以正常的发挥,是正气相对足的一种表现。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问题不是太复杂的问题。 有没有怕冷怕热? 现在发烧空调房里睡着盖薄床单。 这个是夏天的案例,没有明显的怕冷怕热。 小便如何? 小便黄色,没什么气味。 搞不清楚是淡黄还是黄,通常来说比较黄的小便都会气味比较大,可以暂时认为是正常的淡黄色小便。 食欲如何?有没有偏好的食物? 食欲正常,小孩正常量,一碗米饭,蔬菜为主,肉食较少。 发烧了还能正常吃饭,也没有暴饮暴食,正气还可以。 睡眠如何? 平常晚上十点左右睡觉,睡眠正常,入睡快。昨日发烧,翻来翻去,睡不踏实。 因为上面没有明显的胃肠道积滞的证据,这个睡眠翻滚考虑是发烧本身带来的某种气血津液波动带来的不舒服。 有没有汗?汗多吗? 无汗,平时正常情况都有出汗,发烧一点汗也没有。 主诉里提到鼻塞,这里的无汗就可以对应这个受寒的表证,是受寒的第二个证据。受寒以后,毛孔会闭合,是为了不让寒邪进一步侵入人体,所以会有无汗的情况。 要不要喝水?喜欢喝凉的还是热的? 生病主动要喝水,平时也总是要喝水,凉水温水都喝。 因为前面没有明显的热的证据,这里的要喝水就是风寒外感带来的津液消耗。 其他的情况? 鼻塞,脚背温度比脚心高点。 脚背为阳为表,这是受寒,和鼻塞一样,也就是太阳病的证据。 手心有点潮湿,手心有汗,手心手背温度差不多,肚子与后背温度差不多。额头烫。小孩自己说有点痰咳不出来。 手心潮湿就是风寒伴随的湿,有痰咳不出来的时候相对痰会比较浓稠,这个是津液不足的导致的,有痰湿,有部分津液损耗。 睡觉有磨牙 这是一个里证,略有不消化的情况。 舌苔前面有红点,整个舌苔铺满舌面,是受寒的表现。
总的来说病机还是受寒,是表证,但是上焦并不通畅,比如说鼻塞,不出汗,表不通,就不能把寒邪充分的发散出来,这其中也有津液略有不足,无法推动发散的原因。同时伴随着一点点的消化不良。 所以治疗的思路还是帮助打开上焦,把气血更多的调动到上焦去排寒邪,同时要对所损耗的津液有所顾及。在对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感冒清热颗粒解表照顾津液,加大山楂颗粒帮助消化。 六纲辨证太阳:无汗、脚背温度比脚心高点、额头烫、鼻塞、发烧 阳明:翻来翻去,睡不踏实、主动要喝水、手心有点潮湿、有痰咳不出、磨牙、舌前有红点。 感冒清热颗粒用于太阳病为主,兼太阴和阳明,也可用于受寒情况下的少阴病,大山楂可以用于太阴阳明,不严重的不消化的场景中可以用,这个案例中不用也可以。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