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别人”就是自己的家人
时间:2018-06-15 10:0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爱子心切的父母们在孩子懵懂无知的幼儿阶段时,就开始张罗五花八门的教材,让孩子学习英语、音乐,以及各种技艺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父母对于“精英教育”过分地执着,就只会让孩子产生抗拒心理。
是什么让父母们不得不板起脸来教育? 1.面子心态+害怕犯错 中国人的习惯是把别人的成功与失败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别人”当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别人好了Ta就有面子,别人不好了Ta也没面子。 别觉得可笑,这个“别人”就是自己的家人,亲密的人,尤其是孩子,只是你可能没反应过来。你要是说这些人都不是“别人”,只能说你分不清人际界限。 没错,携带着你的基因的,流着你的血的,从你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是“别人”。 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一点,你就不免会过度参与Ta的生活,因为你没有把Ta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独立于你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的人,去尊重。
不少家长就是因为把孩子看成与自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孩子犯错,就觉得自己的一部分自尊受了损,俗称没了面子。 一个人担心自己会没面子的时候,Ta就会焦虑,使尽一切办法,去维护住自己的面子。所以,不免严阵以待了起来。当孩子一脸无辜地望着你的时候,你心里想的却是怎样看住这个啥也不懂的小屁孩,跟在屁股后面,生怕Ta犯一点错,自己就会觉得万般羞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