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小儿各个系统常见疾病
时间:2019-05-25 11:22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儿科学是中医执业医师所有临床科目中最容易拿分的科目,小编特意将各个系统疾病里,中医辨证论治部分的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以及西医治疗上首选的治疗药物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生儿疾病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熏蒸证——治法:清热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证——治法:温中化湿退黄;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味。 (3)瘀积发黄证——治法:化瘀消积退黄;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二、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肿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新生儿硬肿症首先辨别虚与实。阳虚者以益气温阳为主,寒实者以温经通络为主。 寒凝血滞证——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阳气虚弱证——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方药:参附汤加减。 呼吸系统疾病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论治: (1)主证风寒感冒——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 暑邪感冒——治法:清暑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时邪感冒——治法: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2)兼证夹痰——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加减。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夹滞——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导滞;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夹惊——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二、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1.常证风寒闭肺证——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华盖散加减。 风热闭肺证——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闭肺证——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毒热闭肺证——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阴虚肺热证——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肺脾气虚证——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2.变证心阳虚衰证——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邪陷厥阴证——治法:平肝息风,清心开窍;方药: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三、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论治: 营卫失和,邪毒留恋证——治法:扶正固表,调和营卫;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肺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治法:健脾益气,补肺固表;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肾虚骨弱,精血失充证——治法:补肾壮骨,填阴温阳;方药:补肾地黄丸加味。
循环系统疾病一、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风热犯心证——治法:清热解毒,宁心复脉;方药:银翘散加减。 湿热侵心证——治法:清热化湿,宁心复脉;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气阴亏虚证——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方药: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心阳虚弱证——治法:温振心阳,宁心复脉;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痰瘀阻络证——治法:豁痰化瘀,活血通络;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消化系统疾病一、鹅口疮 鹅口疮中医辨证论治: 心脾积热证——治法:清心泻脾;方药:清热泻脾散加减。 虚火上浮证——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二、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风热乘脾证——治法: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方药:凉膈散加减。 心火上炎证——治法:清心泻火,凉血解毒;方药:泻心导赤散加减。 虚火上炎证——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元;方药: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三、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的中医辨证论治: (1)常证湿热泻——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风寒泻——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伤食泻——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方药:保和丸加减。 脾虚泻——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脾肾阳虚泻——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2)变证气阴两伤证——治法:健脾益气,酸甘敛阴;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 阴竭阳脱证——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方药: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泌尿系统疾病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论治: (1)急性期-常证风水相搏证——治法:疏风宣肺,利水消肿;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水肿的表现:自眼睑开始迅速波及全身。 湿热内侵证——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 (2)急性期-变证邪陷心肝证——治法:平肝泻火,清心利水;方药: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水凌心肺证——治法:泻肺逐水,温阳扶正;方药: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 水毒内闭证——治法:通腑泄浊,解毒利尿;方药: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3)恢复期阴虚邪恋证——治法:滋阴补肾,兼清余热;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气虚邪恋证——治法:健脾益气,兼化湿浊;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二、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西医治疗: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1.本证(1)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健脾,宣肺利水;方药: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2)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肾健脾,化气行水;方药:偏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偏脾阳虚,实脾饮加减。 (3)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4)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化湿清热;方药: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2.标证(1)外感风邪——治法:外感风寒,辛温宣肺祛风;外感风热,辛凉宣肺祛风;方药:外感风寒,麻黄汤加减。外感风热,银翘散加减。 (2)水湿证——治法:一般从主证治法。伴水臌、悬饮者可短期采用补气健脾、逐水消肿法;方药:防己黄芪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 (3)湿热证——治法: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下焦湿热,清热利湿;方药:上焦湿热,五味消毒饮加减;中焦湿热,甘露消毒丹加减医学|教育网整理;下焦湿热,八正散加减。 (4)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5)湿浊证——治法:利湿降浊;方药:温胆汤加减。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一、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痰热壅盛证——治法:泻火涤痰;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痰蒙清窍证——治法:涤痰开窍;方药:涤痰汤加减。 痰瘀阻络证——治法:涤痰通络,活血化瘀;方药:指迷茯苓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癫痫 癫痫的中医辨证论治: 治疗以豁痰化瘀、镇惊息风为主。惊痫者宜镇惊安神,风痫者宜息风定痫,痰痫者宜涤痰开窍,瘀痫者宜活血通窍。 惊痫——治法:镇惊安神;方药:镇惊丸加减。 风痫——治法:息风定痫;方药:定痫丸加减。 痰痫——治法:涤痰开窍;方药:涤痰汤加减。 瘀血痫——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息风;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脾虚痰盛证——治法:健脾化痰;方药:六君子汤加味。 脾肾两虚证——治法:补益脾肾;方药:河车八味丸加减。 小儿常见心理障碍一、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肝亢风动证——治法:清肝泻火,息风镇惊;方药:千金龙胆汤加减。 痰火扰心证——治法:泻火涤痰,清心安神;方药:礞石滚痰丸加减。 脾虚肝旺证——治法:益气健脾,平肝息风;方药:醒脾散加减。 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潜阳,柔肝息风;方药:大定风珠加减。 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辨证论治: 肾虚肝亢证——治法:滋水涵木,平肝潜阳;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心脾两虚证——治法:健脾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痰火内扰证——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造血系统疾病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医辨证论治: 脾胃虚弱证——治法:健运脾胃,益气养血;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或异功散加味。 心脾两虚证——治法:补脾养心,益气生血;方药:归脾汤加减。 肝肾阴虚证——治法:滋养肝肾,益精生血;方药:左归丸加减。 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益精养血;方药:右归丸加减。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 血热伤络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气不摄血证——治法:益气健脾,摄血养血;方药:归脾汤加减。 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清热,凉血宁络;方药:大补阴丸合茜根散加减。 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血;方药:桃仁汤加减。
内分泌疾病一、性早熟 性早熟的中医辨证论治: 阴虚火旺证——治法:滋补肾阴,清泻相火;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肝经郁热证——治法:疏肝解郁,清利湿热;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