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总是美妙的,夏日的清晨更是。
日出东方,阳光尚未将这座城市烤熟,万物又一次窸窸窣窣醒来。
比脑子更早醒来的,是咕咕叫唤的胃。
早餐,作为一天三餐的打头炮,提供了一个人最初的能量补给,尤为重要。
爱不爱一座城市,早起吃个早饭就知道。常州这个地方,你不爱都不行。
鸡蛋饼
鸡蛋饼是常州人的命根子。
不同于北方的煎饼果子和鸡蛋灌饼,常州这的鸡蛋饼是软乎乎的,葱香鸡蛋饼皮黄灿灿,包着一切你能包进去的食物:土豆丝、海带丝、里脊、培根、油条……
极好入口,嚼几口就能吞下。吞下一个之后,舔舔嘴唇,还觉不满足。
清潭人最爱王荣家的鸡蛋饼,从小吃到大不说,看着从推车做到店面房,已是极度感慨。
工人新村的住户认准的是兰陵中学门口的劲爆小吃。夫妻俩生意做了十几二十年,早就熟悉极了。
当然还有名扬四方早就成为网红打卡地的胖嫂家鸡蛋饼,不知何时就搬到对面去了,还改名成了王氏胖大嫂。
(@wendy新的开始)
也有人不爱胖嫂偏爱不远处的锦绣鸡蛋饼,你最爱哪款,还是嘴巴说了算。
(@兔子小姐kismilky)
鸡蛋饼这样的街头小吃,就该在街头巷尾觅得。若是上得了厅堂,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倒反而没了那股子烟火气。
面条
红汤面或者拌面,也是常州人极度管饱的早餐之一了。
点一两个浇头,搭着面条呲溜呲溜吸下,整个一天都挺踏实。
传统老店譬如银丝面馆,总归不会出错。吃了那么多年的老牌子,总归有它存在的道理。
(@网络)
当然最方便的还是家门口的那几家面馆,清凉附近的朋友偏爱大头和小毛,都是植根于本地多年拥有诸多人情味的老面馆。
勤业人呢,可就更爱鸭浇面馆了,开了多年,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孟河人呢,当然会去谢公阳或者八斤来一碗清晨的鳝丝面啦,别人要开车一个小时才能吃到的美味,孟河人分分钟就能吃到。
(@月亮_7156)
面条虽是基本,浇头却能玩出无尽花样,当然老板们会做生意也更重要,来一次是客,来两次就是朋友了。
小笼包
还有什么比清晨来一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更带劲的事情呢?
迎桂馒头有标准的常州风味的小笼馒头,搭配陈醋和姜丝吃下,鲜美至极。
每个片区的朋友都有家门口的挚爱,天南海北的风味也融合了进来。
譬如勤业居民就会顺手去老杨家买几笼汤包带走。
譬如大名鼎鼎的东青馒头店,从来不需要做什么营销,顾客总是源源不断。
一口薄皮满口肉,汤汁在口中飞溅,这样的感觉,是生活该有的灵动感。
麻糕
外地人总觉得麻糕不就是烧饼么,或许本地人刁钻的味觉才能告诉他们:其实不同。
酥、香、脆,是麻糕的特点。如今市面上越来越多的麻糕都由烤箱制成,于是人们愈发怀念从传统炉子烤出来的美味。
勤业人真的挺有福气,上班路上的嘎子麻糕顺手带一块,硕大的麻糕里面能品出猪板油的葱香,不要太美妙。
清潭菜场对面的小弄堂里也藏着一家传统的麻糕店,名叫英子特色麻糕。
既有传统的咸甜椒盐口味,还有萝卜丝、芝麻、桂花等多重选择,便宜又美味。
奔牛人嚷嚷开了:市里的麻糕都给我让让,麻糕当然还是奔牛的好吃!
小弄堂里的小虎麻糕虽是小本生意,但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麻糕是真的好吃,厚实、酥香,料足,当然要记得趁热吃。
吃惯了各类高端烹饪机械做出来的食物,人们开始返璞归真,开始寻觅那一抹传统手工制造的味道。
说到常州早餐这个话题,真可谓博大精深,细细探索怕是三天三夜都数不尽。
就是最最简单的豆浆油条,爱吃的常州人也能给你絮絮叨叨列出个一二三来,哎呀,这还只是三餐中的第一餐而已。
人们常说,爱上一座城市,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慢慢体会。
可就我说,爱上常州,只需要一个早晨的时间,吃个早饭,就爱瓷实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