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健康管理 >

山西建543.9万多份健康档案,期待"档尽其用"

  建立档案,为居民提供贯穿整个生命进程的,是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截至今年6月,我省已有健康档案543.9万份。然而,群众不认可,社区首诊难,信息化进展慢,让不少档案成了“死档”。

  从重治轻防到健康管理

  78岁的张万志家住太原铁路局宿舍。2007年,太原市杏花岭区大北门东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为小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入户随访。去年11月,老人因导致右侧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清。出院回家后,服务站的两位大夫每天上门为老人做针灸、量血压,指导用药,进行康复训练,并将情况随时记入档案。集中治疗20多天后,老人身体恢复很快。目前,老人在家人搀扶下已能下地行走,说话也清楚多了。

  “有了完整系统的基础资料,我们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知根知底,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康复等个性化服务。”8月17日,该站医生王秀娟细数着健康档案的好处。

  除了事后康复治疗,健康档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事前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干预,达到“治未病”目的。“健康档案让我的血压半年时间降了下来。”2008年2月,服务站人员入户建档时,发现40多岁的张先生已近临界点。档案中所有项目填好后,张先生血压偏高的原因也找到了。医生给他详细讲解生活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很快,张先生的生活有了新变化:起居规律,不熬夜;饮食清淡、低脂肪;每天锻炼1小时。坚持半年后,张先生的血压降了下来。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现代医学模式和卫生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一位专家认为,对于健康的影响,遗传和环境因素占30%,生活方式占60%,医疗因素只占8%左右。要提高健康水平,必须关口前移。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在预防上投资1元钱,可以节省医药费8元,减少重症抢救费100元。

  “建立健康档案,变被动等待病人上门为主动进社区,进家庭,变断续的医疗服务为连续的终生保健,使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重点转向预防保健,适应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太原市杏花岭区大北门东社区卫生服务站原主任赵国起介绍,该站已为6917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其中高血压患者330人,患者125人。每天都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带着档案入户随访,从饮食、等方面进行免费健康指导,并对慢性病患者予以重点监测和量化管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