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作为药材使用已有逾千年的历史
时间:2018-07-05 11: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立秋之日,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劝我喝黄芪粥的。打电话的是我数十年在乡村行医的大姨夫。老先生80 多岁了,很关心我的健康。大姨夫在电话中说:今日立秋,立秋后还是伏天,暑气仍然强劲,伏天最耗伤人的正气。气温高,出汗多,体内正气随着汗水往外走,造成气津两虚。伏天湿气重,也影响脾胃的运化,导致脾气虚,消化功能减弱。所以,民间有句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虚者补之,要增强人体的正气,就需要在三伏天进补。此时进补是缓补,不是大补。所谓贴秋膘,大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此时最适宜服用的是黄芪。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它是“补药之长”;《本草求真》中,黄芪被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很突出,比人参的固表作用更好更强。此外,黄芪还有扩血管、降血压、防治中风、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等作用。吃黄芪,宜用清淡之方,而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喝黄芪粥。用黄芪水配以薏米、绿豆、扁豆、莲子以及红枣、枸杞熬制的粥,补而不烈,循序渐进,益处很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