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意味着达到了正常血压的范围
时间:2018-06-15 10: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暑热难耐的夏季已经来到,不少高血压患者表示,近期天气炎热潮湿,很容易出现头晕脑胀、胸闷等不适症状,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主任王宏宇教授指出,血压随着四季更替有所变化,与高血压患者自身相比,通常表现为冬季血压较高而夏季较低的趋势。这是由于冬天天气寒冷,刺激人体交感神经系统会出现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血管痉挛等应激反应,导致血压上升;夏季天气炎热,湿度大,高血压患者体表血管扩张后,血管阻力减小,血压相应下降。
但夏季血压下降只是与冬季患者自身血压相比低一些,并不意味着达到了正常血压的范围,更不能说夏天是“高血压的安全季节”。相反,临床观察发现,一些高血压患者夏天反而血压波动更大,导致出现眩晕、头痛等不适感。如果血压长期波动较大,很容易造成血管内皮受损,出现脑血管栓塞、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突发事件。 王宏宇教授解释道,一方面原因是,患者自行减药、停药导致的血压波动;另一方面的原因与季节相关,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很可能与出汗多、饮食不足、气压低相关。为了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王宏宇教授提供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空调温度不可过低,定时开窗透气 有的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特别是从外面回到家的时候,希望这样做能让自己尽快凉下来,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样做很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在这一冷一热的变化下,血管会从原来的舒张状态一下子变为收缩状态。如果在空调房间里逗留时间过长,一出门又是滚滚热浪,血管又会扩张。如果此时患者又不遵医嘱服药,势必很难控制病情。 王宏宇教授建议,空调温度不可过低,不宜低于在25℃,室内和室外温差不要太大,同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避免冷气直吹背部、肩颈和头部,定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