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关头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时间:2019-06-01 11:35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1、正确的评价自己 考前考生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询问“准备得怎么样啦?”你会怎么回答呢?正确的回答是正确评价自己,自己相信自己。即使你平时成绩优秀也还应问问自己:“我的复习中还有模糊的地方吗?看到优势的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这对你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也许你平时的成绩很一般,你可以问问自己:“难道个个知识点都是拦路虎吗?我难道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吗?”这样、你相信自己还有弱点的同时(你还有机会补救),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于是你充满了信心。 总之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即不论别人怎样评价自己,都要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2、调整考试动机 为了应付外部压力和考前或考试过程中常表现出信心不足、动力不强或敷衍从事或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正确的态度是将考试看作对自己已有知识和才能的一种检验,是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次挑战。 每一个考生都应时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把考试作为实现自身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起点。另外,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效果最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都不利于产生良好的效果。只有动机水平适度,才能以最佳状态临考从而取得好成绩。 3、控制考前情绪 考试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良好的情绪和冷静的头脑。但是考试却是滋生消极情绪或强烈情绪的土壤。在考试来临之际如果考生的情绪过于低落,精神萎靡不振则可能导致考试失败。导致情绪涣散的原因很多,如动机水平不高、心境不佳、生理低潮和疾病等。要使自己紧张起来进入兴奋状态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制定细致的时间表、将每月、每周、每天的任务都合理地作出安排。若严格按时间表学习,几天后涣散情绪便会消失。还有到有学习气氛的地方学习.也可增强紧迫感。 场上的竞争,既是知识技能的角逐,又是心理状态的较量。每年考研总会出现不少黑马,同样,也总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这主要是心理状态好坏决定的。前者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超水平发挥;后者惊慌恐惧、神经衰弱等,水平没有体现,这是很令人遗憾的。所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每个考生的愿望,大家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