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老人 > 防病治病 >

抵御心血管疾病的五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防发病

  防发病即防患于未然。最基本的措施是改变不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进行有氧代谢如走路、跑步、爬山、跳绳、骑自行车、滑旱冰等,长期进行这些运动能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再就是提倡健康饮食并戒烟限酒。

  现在有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却不知道改善其症状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干预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还有不少患者看病非要选择大医院的名医,其实最初出现症状时,应选择找一个优秀的专科社区大夫做自己的“私人医生”,经常与其沟通、定位自己的健康标准,才能保证心血管病防治的连续性。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干预血糖、干预血压、干预血脂三项指标。1、对血糖的干预方法是:病人需接受强有力的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强化降压、降脂治疗。2、对血压的干预措施是: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有波动,必须及时用药。3、干预血脂异常是一级预防的重中之重,但干预的是危险水平,而不是单一的血脂水平。

  第二条防线:防事件

  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事件的基础是“不稳定斑块”破裂后引发的不同程度的血栓,而且患者半数以上无先兆症状而突然发作,目前尚无准确的预测手段。防此类事件的核心有两条:一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和抗栓作用促使其斑块稳定。二是抗栓。最便宜、最有效的老药阿司匹林是首选药,预防用量75毫克至80毫克每日1次,晚上睡前服。但要注意两点:1、高血压病人应该在血压控制达标后,再联合使用阿司匹林。2、注意减少出血并发症,特别是有胃溃疡病史者或老年病人更应谨慎

  第三条防线:防后果

  医生特别强调“有胸痛症状时,一定要上医院”。因为最常见的表现是胸痛,而且急性心肌梗死半数以上无先兆,大多是以突发的胸闷、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从血栓形成到血管供应的心肌组织坏死,动物学实验是1小时,在人身上最长是6~12小时。“命系1小时”,就是医学上抢救的黄金时间。治疗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时间没抓住,病人将付出致残、致死的代价。目前在相当多百姓中间存有3个误区:一是忽视心梗的紧急信号——胸痛,因为心梗的发生常常在后半夜至凌晨,患者往往因不愿叫醒亲属,而熬到天亮,因而坐失良机。二是一向没病、没有胸痛的人突发胸痛时,以为是胃痛,挺挺就过去了。三是心梗发生在白天时,患者就诊的基层单位顾虑转诊有危险,没将病人转到有抢救条件的大医院治疗,致使宝贵的“时间窗”关闭而死亡。

  第四条防线:防复发

  对已获救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存活者,最重要的是防止复发。临床实验表明,二级预防的A、B、C、D、E防线对于控制这类疾病有重大意义,其具体做法是:A、服阿司匹林;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用β-受体阻断剂;控制血压。C、降胆固醇;戒烟、限酒。D、控制;合理饮食。E、适量运动;健康教育。每个患者必须逐条逐项严格按照以上5条去做,才能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再就是患者应对自己的病情、病程进行自我管理,并记录健康档案,探索自己的健康规律。

  第五条防线:防治心力衰竭

  慢性的用药要逐渐调整剂量,需相对固定的医生负责个体化的系统治疗过程。目前对慢性心衰有很多新的治疗方法,药品也相对便宜,但住院费用较高。患者最好是在大医院心衰门诊建立档案,再与社区的电子病历形成联网,设家庭病历,对每位患者病情实施监控。这样就可以让一些慢性的重病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用最小的代价、最高的质量挽救更多的生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