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婚姻中,也在经历着转型期的真正考验
时间:2018-11-23 11:13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女性心理健康与成长专业平台 陪伴你心灵成长 获得幸福生活 预约情感咨询 成长咨询 学习心理课程 请添加微信18910342216 欢迎加入心之助创作团队 投稿请Email:hopecure2@sina.com 文丨卢悦(新浪微博@卢悦卢悦)
当下中国人最大的困境是什么? 四个字:野蛮生长。 就像是一个长得太着急的青春期少年,身子已经很长了,可是穿的却是不合体的衣服。 从建国到今天的60年来,中国的文化换了三个内容: 【解放后的革命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的混乱文化】 【信息时代的世界大同文化】 可是我们有什么思想武器来对应这样的变迁呢? 【过去的三从四德的儒家传统?】 【拜金倾向的功利主义?】 【还是西方的个人主义?】 这些都似乎可以解决局部问题,但却没有真正足够全面的答案。 其实就算是在全世界,人类的婚姻文化,也在经历着转型期的真正考验。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关于婚姻三观方面的书。 这就像我们去旅行的时候,首先要知道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都是错的,我们用了再好的技术和方法,也是没有意义的。 当下的中国人出现这么多的情感问题,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情感的信仰。 所以我们就会出现两种极端倾向: 1.动物本能主义:男人都是动物,女人都是命苦,所以你要学会各种心机婊的办法,然后才能在如此险恶的世界里活下去。 2.文青主义:爱就是纯粹,就是要一生一世,就是一旦爱上了,就像童话故事里那样,永远都有happy ending,如果它接了地气,就是一种亵渎。 很多男女都在青春期都怀着一副文青主义的情怀,然后遇到情感的挫折以后,要么成为悲剧女主,一直为理想撞南墙下去,要么就退化成兽,用动物的视角看世界。 我是以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哲学作为我的三观基础的,但关于婚姻的很多细节层面的三观是比较缺乏的,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这本书是值得你一读再读,成为一生的陪伴之书的。
这本书叫做《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该书的作者黄焕祥和麦基卓是人性的艺术家,他们不仅是工作伙伴,也是生活、情感的伴侣,却又不是一般人所界定的“同志关系”。他们相信“关系”是在人间修行的最好方法,承诺做彼此的镜子、老师、同修,做对方生命中所有关系排序里的第一人。他们花费二十六年的时间开展的一项探索“爱与亲密”的计划,因为相信自己的发现可以帮助别人,在更切实际的时间内进入亲密关系。 《懂得爱》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提供了很多在亲密关系中最关键的一些定义的意义。今天我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迷恋vs真爱&完美之爱vs完整之爱 关于这对名词的定义,我最早从黄维仁的书中了解过。但对这对名词的真正理解,是从这本书开始。 很多人都会问,婚姻是不是爱情的坟墓?婚姻到最后都是亲情吧?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什么是真爱,我们都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爱:就是融合期的迷恋。(所谓融合期,就是两个人几乎都融为一体的时期,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自己身处于最完美的世界,大家都进入到一种完美之爱:你是完美的,我是完美的,我们的关系是完美的,天上掉个大馅饼,我们一下就进入了天堂。那个时候,我们心有灵犀,所有的事情都是一致的,就像是一个人一样,爱你就是爱我,爱我就是爱你。) 但这个世界还有第二种爱,那就是当融合期的迷恋之爱结束之后,我们开始从梦幻中醒来之时,我们开始有一种整合之爱。 所谓整合之爱,就是我们开始发现一个充满责任感的男人,可能同时也是妈宝男;一个有事业心的男人,可能也是家庭生活的白痴;一个对你很暖的男人,可能也会对同事很暖——原来你是中央空调…… 男人也会发现,原来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生,同时也是个在生活中大条的娇小姐;原来一个做事很麻利干脆利索的女生,在生活中也是个控制狂;原来一个文静优雅的女生,其实也是个在关系中,动不动发动冷战的疏离者……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进入到冷漠期: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长辈劝、过来人劝——他已经够好了,不吃喝嫖赌,把工资都交给你,事业忙一些,很正常啊,结婚了,哪有那么多浪漫啊,你该调整心态,婚姻到最后不就是亲情吗? 于是就会出现女人忙于孩子,男人忙于事业。两个人用“转移”和“压抑”的方式来应对彼此对情感的失落和种种欲求不满的难过。 “冷漠期”主要做的工作就是降低预期,降低对彼此的需要,好处是双方可以维持关系的和平,但这种平衡在关系的后期会日益变成一种植物人似的“死寂”。就像是红楼梦里的那句话“外面是烈火烹油的繁华锦簇,但里面早就糟朽了。” 需要的降低,带来彼此的疏远,一旦遇到生活的波动,比如长辈去世、事业的成败、疾病的到来,这些需要关系的凝聚力的时刻,关系就会弱不禁风,一扯就断。 二是进入到权利斗争期: “权利斗争期”的主题其实就是双方都希望回到“融合期”的肥皂泡的一种幻想。 很多女人都会想,为什么那时候,他那么肯在我身上投入,现在却推三阻四? 很多男人会想:为什么那时她对我那么理解和支持,现在却对我挑三拣四? 于是双方都试图控制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规则。 就会发生婚姻中常见的现象:男人试图让女人变成男人;女人试图想让男人变成女人。 所以男人经常会说:你想那么多干嘛啊?事情都是你想出来的,不想就没有。 很多女人也经常会说:你为什么不和我沟通,如果我们可以沟通一下,我们的关系就会变好的。 男人经常会觉得女人是事逼儿,女人经常觉得男人就是榆木疙瘩。 很多人就是因为熬不过“权利斗争期”的惨烈斗争,关系就进入到“急性破裂”or“慢性破裂”的状态。 所谓“急性破裂”就是指离婚、出轨,通过这些事让关系终结。 而“慢性破裂”是指进入到“冷漠期”,让两个人的关系慢慢冷却,慢慢化为乌有。 三是进入到“整合期”: 整合期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真正的“亲密”。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亲密”呢? 作者的定义是:亲密=将内心深处的部分向他人向自己展现而没有任何伪装和防卫,亲密是指揭露自己而呈现的脆弱和了解的状态。 综合为四个字就是:脆弱相对。 如果关系没有这四个字,这个关系就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 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权利斗争?就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人生中,在展现自己的脆弱的时候,遭遇到各种打击。 也就是说用萨提亚的观点来说:我们本来有一颗活泼泼的初心,任何一个婴儿都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它就是表里如一的。
图注:爱所有人,信任少许人,勿伤任何人。 —莎士比亚 但当我们开始长大需要“社会化”(举个例子——孔融让梨。吃梨挑大的,在一个5岁小孩眼里是一种本能的需要,但经过社会化的训练的时候,他开始压抑自己的本能,而寻求社会的肯定,他知道如果他让梨了,就会得到大人的赞誉,为了得到这个赞誉,他否认了自己需要吃大梨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虚伪,需要表里不如一,否则我们就成为不能适应社会的傻子。“社会化”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没有它,我们将成为透明人,这就像一个人没有皮肤一样可怕。 但是如果这个社会化的压力过大——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的要求特别高,为了孩子的学习,而拿皮带抽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否认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伤害而努力学习才能保护自己,表达自己的脆弱的真实感受是可怕的,不被允许的,时间一久,他就失去了“亲密”的能力。 很多人就拥有了“假自体”——他都不清楚自己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了,他成了社会规则的机器人。这样的人到了情感的世界,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他会娶社会标准层面的老婆,做丈夫该做的事情,但他没有快乐,没有情绪,也没有生命的气息,在精神层面他是昏睡过去的。 而情感往往就是瓦解这些假自体,让他们可以遇到“未知的自己”的。 他们将在这个“亲密之旅”中遭遇对脆弱呈现的恐惧——这在过去是会遭遇巨大的羞辱感的;他们将恐惧打开自己意味着自己将无险可守,会像过去生命中的创伤那样,被人入侵,伤害而无法保护自己;或者他们会恐惧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对方会离自己而去…… 但当他们开始有了“矫正性情感体验”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隔绝自己的脆弱和否认自己的痛苦,而在于分享。 在社会化的世界里,人们是通过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中获益(其实这种获益,也只是短期获益,从长期来看,你得到了利益,却失去了人脉,丧失了声誉,没有足够好的视野,自然就只能是过一种低档次的生活。)
图注:我侄子被罚站了,小猫决定陪着他。 人们往往会虚妄乃至狂妄地认为我们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我们是可以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我们可以不想要什么就不想要什么的。 但事实上,我们迟早会发现,这个世界最牛的不是我们,而是这个宇宙。 我们不想老,我们终将会老。 我们不想死,我们终将会死。 我们想让关系永远,但如果你做的不对,关系也会终结。 这个世界没有确定的事情,唯一确定的,就是无常。 就连孤独,也是无法解决的。 生老病死、孤独和无意义这些都是人类永远无法解决的主题。 那么我们在一起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们可以脆弱相对,分享彼此的孤独时,我们可以增强对抗这些人生终极主题的力量。 就像是你无法让黑夜变成白天,但你可以增加一双在黑夜中相握的手。 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伴侣的意义,不在于对方的出现,你的人生问题从此不治而愈,而是你增加了一个病友。 你会因为分享彼此的脆弱,而增强了力量。 你会因为被深深的懂得和理解,而增强了前行的希望。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