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抑郁焦虑在增加
时间:2019-10-08 12: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等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研究文章《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患病率数据进行了报告。 此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3.8万余户的18岁以上调查对象中,共完成调查3.2万余人。研究内容包括我国社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间歇爆发**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障碍、老年期痴呆等七类主要精神障碍的加权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12月患病率为9.32%;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12月患病率为4.98%;心境障碍(包括抑郁发作、躁狂发作等)其次,终生患病率为7.37%,12月患病率为4.06%。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黄悦勤表示,目前国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一方面是老百姓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有所提升,发现问题不再憋着、忍着,懂得就医寻求帮助,以及专业人员识别能力提升,使得疾病识别率增加。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移民、休闲、老龄化等社会心理和人口学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此带来许多心理压力、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等改变。以前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不少都市白领起早贪黑,生物节律被打乱,对情绪、精神影响极大;由于生活压力过大,负面情绪堆积难以宣泄,都促使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频发。 除了社会因素,精神疾病的发病与遗传密切相关,有精神心理疾病家族史的人,其易感**(患病风险)更高;消极的人格特征也与发病有关,总的来说,“孤僻内向、敏感多疑”的人更容易“染上”精神疾病;而生活中遇到的重大事件,如丧偶、离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等可能会成为发病的导火索。 尽管听起来可怕,但和很多躯体疾病一样,精神心理疾病可防可治。黄悦勤建议,有家族史的人要积极预防,对于一些发病的早期表现,如失眠、闷闷不乐、丧失兴趣,要予以关注,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及时到正规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诊,越早干预预后越好;自然光照对调节情绪有一定作用,不妨在早上10点前出门活动锻炼;对于已经患病的人,不要因为自己有精神心理问题而感到“丢人”,务必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足量足疗程规范治疗,治愈的可能**很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