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网络心理 >

面对痛苦怎么办——来自社会心理学的思考

作者:莫小北

痛苦也可能成为一个人的舒适区,因为相比于改变的痛苦,痛苦的痛苦更易于忍受。毕竟这是习惯了的模式,经由习得性的负强化,人的身心症候都契合了这一状态。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沉溺在痛苦中的“舒适”是蜜糖与砒霜的混合,从而导致了“拧巴”的状态:我痛苦,但我熟习这痛苦,它带给我安心,使我“坦然”。

认识到痛苦不一定是改变的契机,认识到自己与痛苦“相爱相杀”的关系才更可能推动人迈出第一步:我受够了,我要挣脱出来,沉在泥淖里虽然不用费力,但那只会拽住我的脚步,并且让人越陷越深。

自我揭露被认为是打开心声、促进改变的步骤,但也有可能,自我揭露形成路径依赖的机制,做祥林嫂并不能引发变革,更重要的,是改变认知,采取行动。

那么,改变需要做些什么呢?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出发。

横向来说,要承认痛苦的普遍性。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人都会遭受痛苦,避免自怨自艾。二是痛苦频频发生,认识到“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从而把痛苦去污名、去标签。

纵向来说,要承认痛苦的长程。既然痛苦的形成——不是说引发痛苦的事件,而是说我们知觉痛苦的处置方式——是一个性情禀赋所塑造的长期过程,那么因应痛苦也必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

痛苦是心理的,行为的,最关键的,或许该承认它是关系性的。换言之,是人与他人、与现实、与环境的关联出现了阻障,以致于情绪和能量不能自由流淌,陷入了内耗。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们定义自身、理解自我的重要媒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自己的认同依赖于外在,而是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所谓“安放其心”,把自己置处在一个(对自己和自己的成长而言的)舒服而恰当的关系纽结中。

梁漱溟先生说人生最苦是“无告”,无可告诉,这或许也不单是指无处诉苦,即告诉谁,而是说苦在于说什么,“可”是“值得”,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是因为不会说或没法说,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蒙蔽或者说丢失了本真性,陷入自欺,所以在丰富的生活和丰盈的生命面前,不知道自己的所谓“苦”有什么可说的。

这样并不是要否认当事人痛苦的存在,毕竟“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只是说在痛苦的“高潮”过后,能不能从一个更大(或者说相对客观)的角度,来承认痛苦的无可避免,认识到痛苦对于自身的影响,但依然能够消化掉不好的那一面。听灾害社会工作的课,老师说映秀的妇女在地震后并不怎么向援助人员提起地震带来的伤痛,但当询问正常生活的她们时,她们说“除非我死了”,不然怎么可能忘记得了。痛苦这道疤或许不能够抚平,但能够与它“和平共处”,而不是不停地沉浸或对抗,坦然面对来路和未来,不要想着控制,便能够快乐而自足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