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网络心理 >

揭秘大学生同居心理:爱情牌坊下的放纵

大学生同居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几度被“热炒”之后,最近又因网络一篇关于大学生同居房的报道,掀起了新一轮的论战。较之前些年人们如遇洪水猛兽一般的口诛笔伐,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未婚同居已经有了很大的包容度,究竟是人们对于这个现象已经麻木,还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某些变化?
  
  爱情牌坊下的放纵
  
  在当今社会,“同居”这个话题既不能让人大惊小怪,也不会使人面红耳赤,曾几何时,未婚“同居”是被视为伤风败俗,有悖道德的叛逆之举,不知不觉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此类事情的态度从谴责到宽容到麻木再到今天的“纵容”,同居随即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新青年标榜爱情胜利的宣言。
  
  随着社会进步,性观念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传统的婚姻观、爱情观遭遇巨大挑战。小学生出现了“性早熟”,中学生流行“早恋”,大学生开始“同居”。据有关机构公布的大学生心理调查数据表明,70%的大学生不反对婚前同居。大学生同居现象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大多在18-25岁之间,也就是说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是处于一种日趋成熟的阶段,青春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然而当今的大学生正是处于幼稚与成熟二者交接的关键时刻,伴随着残存的幼稚性和抗诱惑力弱的特点,以及性生理成熟期的低龄化,不少大学生已有性经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走向同居之路是在所难免。
  
  同时很多人把同居当作是爱情的象征,当前大学生在智能、本能、性机能等方面的发展已趋成熟,常将性意识和爱情紧紧结合在一起,有比较强的性冲动,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同居者都发生过性行为,有婚前性行为的学生占有不少的比重,此外发生过边缘性行为的占相当大比重,几乎与谈恋爱的比重相等。
  
  不久前,河北大学教师对12所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不求天长地久,但愿曾经拥有”,是“两情相愿、不必谴责的一种爱情观”。而许多学生对大学生同居现象也持宽容态度。在全国26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赞成的人数比例比十年前提高了25%。
  
  在记者采访的数十名学生中,几乎很少有人反对谈恋爱、同居。一些学生认为,恋爱很正常,但现在有的大学生恋爱动机往往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是随大流有从众心理;也有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魅力,便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大三学生说,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孤立存在。大学生对恋爱问题的态度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浪漫的电影大片,玫瑰色的情人节,偶像剧的经典情节,网上沸沸扬扬的感情话题,都使年轻的心随之跳动。更何况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不管是恋爱还是同居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大学生同居,从环境角度来看,信息传播发达,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对性的认识也是比较前沿的,这种前沿认识的和社会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虽然说大学生结婚已被认可,但是实行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这就存在了一种新制度与旧观念、旧制度的磨合过程,因而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和条件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因此出外租房居住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