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真实个案 >

三招告别“天然呆”

  科技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如今,QQ、短信、微博等沟通方式越来越多样,很多人也随之变成了埋头电子产品的“怪人”。这样的行为习惯,潜伏着心理危机。

  所谓“宅若久时天然呆”,当你在室内宅得太久了,不愿出门与人近距离交流沟通,人就会变得眼神呆滞,说话反应慢半拍,并且几乎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动作和神情里反映出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气质。时间长了,极易惹上心理疾病,变得孤僻,在社交能力上存在严重的障碍。

  “天然呆”三种症状:

  1、依赖网络

  85后的小陈上班时朝九晚五的挂着QQ,人人网和豆瓣等社交工具,下班回家后依旧对着电脑发呆,周末情愿不停地刷新微博也不愿和朋友一起外出参加娱乐休闲活动。在他的生活中,少了网络就好比鱼儿没有了水。线上小陈打字如飞,无论是和朋友还是和陌生人都能聊得“眉飞色舞”。然而,一回到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公司开会还是接待访友,小陈总是哈欠连天,两眼暗淡无光,无精打采。

  2、拒绝新事物

  本是处于风华正茂,活力四射的90后小青年李文除了自己一个人默默的玩自拍照以外,就是挂着耳机若无其事的沉溺于个人的世界里。不爱逛潮流大众店,不爱上大众官方网站,只喜欢独自拍照纪念着那些所谓“复古”的小玩意,再配上寥寥几句文字,仿佛成了一位“小众文艺女青年”。然而事实上是李文和身边的人交流越来越少,拒绝新事物,变得寡淡而孤僻。最后,只能是独来独往,巨大的落寞和孤独感占满了整个心房。

  3、缺乏安全感

  成天看着动漫节目,掌握网上流行语却不愿主动与人沟通。对他人设防,无法让自己信任别人。长期处于游离状态,每天应付上班下班,告别一日三餐,日子过得越来越快,只是在人群中安全的盲从。孤独的承担所有的一切,不愿倾诉,不愿倾听,更不愿分享。

  造成“天然呆”的两大原因

  1、网络的泛滥

  无论是近邻还是远友,连接上网络,轻轻在键盘上敲几个字就可以保持联络。无论是吃饭还是购物,食指在鼠标上稍稍一点,就可以在家“坐享其成”。网络的确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和方便。然而这也给“懒人”提供了宅家的“温床”。出门在外,哪怕是喝杯咖啡散散步都嫌得麻烦。于是“宅男宅女”们更愿意窝在家里,出门变得奢侈,面聊却发现无从说起。现实生活中言语越来越少,最后脑袋只会沦落成呆呆的空壳。

  2、自卑感

  如今社会,对于90后们诱惑可谓是更多。“富二代”,“拼爹”等网络词语不是空穴来风。微博时代,人人都爱“晒幸福”,“晒奢侈”的来炫耀,来标榜自己。然而对90后的平民一族来说,面对这些诱惑只能言之各种“羡慕嫉妒恨”。长久下来,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内心的自卑感油然而生并愈演愈烈。走路低头,说话少言,过于的自卑让几乎应该阳光灿烂的新生代们黯然神伤,心理疾病却在慢慢靠近。

  告别“天然呆”三大策略

  策略一:80%的时间倾听,20%的时间说话。

  一般人在倾听时常常出现以下情况:很容易打断对方讲话;发出认同对方的“嗯……”“是……”等一类的声音。较佳的倾听却是完全没有声音,而且不打断对方讲话,两眼注视对方,等到对方停止发言时,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更加理想的情况是让对方不断地发言,越保持倾听,你就越握有控制权。

  在沟通过程中,20%的说话时间中,问问题的时间又占了80%。问问题越简单越好,是非型问题是最好的。说话以自在的态度和缓和的语调,一般人更容易接受。

  策略二:沟通中不要指出对方的错误,即使对方是错误的;你沟通的目的不是去不断证明对方是错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人在沟通过程中不断证明自己是对的,但却十分不得人缘;沟通天才认为事情无所谓对错,只有适合还是不适合你而已。所以如果不赞同对方的想法时,不妨还是仔细听他话中的真正意思。若要表达不同的意见时,切记不要说:“你这样说是没错,但我认为……”而最好说:“我很感激你的意见,我觉得这样非常好,同时,我有另一种看法,不知道你认为如何?”“我赞同你的观点,同时……”要不断赞同对方的观点,然后再说“同时……”而不说“可是……”“但是……”。

  善于沟通者都有方法进入别人的频道,让别人喜欢他,从而博得信任,表达的意见也易被别人采纳。

  策略三:善于运用沟通的三大要素,即文字、声音以及肢体动作。

  经过行为科学家60年的研究发现,面对面沟通时三大要素影响力的比率是文字7%,声音38%,肢体语言55%。一般人在与人面对面沟通时,常常强调讲话内容,却忽视了声音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其实,沟通便是要努力和对方达到一致性以及进入别人的频道,也就是你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要让对方感觉到你所讲和所想的十分一致,否则对方无法收到正确讯息。沟通就必须练习一致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