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要多关爱这些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新生
时间:2020-12-28 11: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大一新生入学已近两月,近日,记者从武汉多家医院精神心理科了解到,一些新生“心灵被困”,处于焦虑不安中。其中不善和别人沟通、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的占到了50%~60%。专家提醒:各方要多关爱这些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新生,新生自己也要做好人生规划,主动丰富、充实大学生活。 考试失败自卑 吵着要整容 18岁的叶红(化名)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一所重点高校,全家人都很开心,可十一长假期间,叶红却表露出不想上学的情绪,并对妈妈说想隆鼻,不隆鼻就不去学校,这可把妈妈急坏了。最近叶红的妈妈一边安抚女儿,一边偷偷跟心理医生沟通,把女儿的“怪异”表现说给医生听。 叶妈妈说,女儿刚入学时,还经常打电话跟她讲学校趣闻,可长假回家却有些怪异举动:不停地捏鼻子,嘴里还念叨鼻子太塌,不能见人,要把鼻子弄高点,最后吵着要隆鼻。 叶妈妈说,女儿一直很优秀,这次学校里英语分班考试,女儿没被分到最好的班,对她触动很大,“但也不至于要隆鼻吧?” 专家说法: 湖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周晓宁介绍,这是一种抑郁症的具体表现。从叶妈妈带去的相片看,叶红鼻子其实一点都不塌,而且五官很端正。可能是因英语分班考试而丧失自信,她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但到了大学后,发现山外有山,自己不过如此,于是在潜意识里不敢正视烦恼,压抑烦恼,反而把身体上的小毛病放大,有的嫌牙不白,有的嫌手不干净,以此逃避现实。 周晓宁分析,很多考入名校的学子,曾经都是班上的“红人”,可进大学后,却发现还有很多比自己强的人,不再成为焦点,便有种莫名失落感,变得烦躁压抑不安。其实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社团,慢慢让自己融入,会逐步变得自信。 依赖成癖 常逃课只为回家见妈妈一眼 李云刚(化名)来自孝感,6岁那年父亲病逝,母亲一人摆摊赚钱把他拉扯大,母子俩相依为命,感情很好。 去年高考时因发烧,李云刚没考上大学,复读一年后,今年考入武汉。但到学校报到没一周,李云刚就想退学回家陪妈妈。夜里睡不着时,总想着妈妈,每天至少跟妈妈打20个电话。见到同学、老师,他从不说话,很孤僻,他认为只有妈妈懂自己,其他人可有可无。 开学近两个月,李云刚只要想妈妈,就坐车回家,有时甚至逃课,只为见妈妈一眼。 怕长此以往影响儿子学业,李妈妈十一长假后就搬到武汉,租了间房陪读,但她自己也意识到这是个问题,赶紧向心理医生求助。 她告诉医生,其实自己也想儿子,儿子入学后,家里突然空了,每天就对着儿子相片哭,有时儿子偷偷跑回来看自己,其实心里很高兴。明知这样不对,但就是没办法克制。 专家说法: 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陈振华教授表示,这对母子是典型的分离焦虑,两个彼此依靠10多年的人,一方离开,双方都觉得生活一下失去重心。 陈振华介绍,“分离焦虑症”大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深感不安,出现哭闹等明显的过分焦虑情绪。而这样的情绪障碍在初次离家住校的大一新生中也会有体现,如不适应住校的生活、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处理不好与周围同学的关系等等。而这位母亲因为一个人将孩子带大,对孩子有一份特殊的依赖情感,当孩子离开自己时,她自己也开始焦虑不安。 “其实此时,母亲应表现得理解孩子的处境和心情,和孩子一起梳理心理,让他在倾诉过程中释放焦虑带来的恐慌,让彼此都接受孩子已长大,已成为独立个体的事实,让他自己去摸索和锻炼自理能力,而这位母亲则应该充实自己的生活,慢慢将重心转移。 跟不上富室友消费节拍 “被孤立”成了一个人 18岁的小夕是武汉伢,家庭条件一般,今年考到北京一高校,原本很开心,但看到寝室另三位同学家庭条件优越,小夕总感觉自己跟她们谈不拢,慢慢地开始远离室友,什么都是一个人,觉得孤苦伶仃。 前不久,苦闷的小夕在网上发帖诉说自己的憋屈,她说,室友们经常约着逛街吃饭,实行AA制。出门就搭的士,每次都是去中高档餐厅,一天玩下来,至少要花100元。但自己一个月生活费就600元。前两次寝室活动自己也参加了,后来发现这样花钱太厉害,就慢慢脱离“组织”,“她们似乎也看出我的窘境,开始与我疏远,即使在学校吃饭、打开水,都不叫我一起,感觉自己被孤立,好痛苦。” 专家说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肖劲松说,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汇集成一个小团体,由于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不同,在这个小团体里,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在所难免。本来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再加上性格上的不合群,在学生中被排斥,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等心理倾向。这种情绪要是不注意疏导和调适,会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肖劲松说,每个新生碰到不合群情况时,要从自身出发,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个学生与室友的家庭条件悬殊,可能有些自卑,言语中或许会有些语句拉远了与室友的距离。其实大学校园里不仅仅只有室友,要让自己积极融入到课余生活中去。大学校园课余生活比中学时代丰富,有各种讲座、社团活动、报告会等,大一新生可选择自己兴趣的项目去参与,大家兴趣相投,自然更容易结识到朋友,从而更好地融入大集体。 专家支招 新生应做好人生规划 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王高华教授介绍,来求诊的一些大学新生中,多数是对学校、对专业不满,或者生活处理能力差,人际交往出现心理障碍而诱发心理问题。 王高华分析,学生在高中阶段时,从老师、父母那里得到的是不断被“完美化”的大学印象,考大学进名校成为不少学生坚持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但进入大学后,可能校园环境、专业、学业安排都与想像中的大学有所差别,就觉得失落,而且很多学生突然从紧张的学习中转入到大学宽松无人管的学习环境中,没了目标,也很难适应。再加上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学生在离开父母的庇护后,要独立面对一切事情,包括与室友间的摩擦、磨合,难免会出现情绪障碍。 王高华建议,大一新生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目标,进行人生规划,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随时自我调节失落和茫然的情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