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忽略孩子的心理营养!
时间:2021-07-19 15:5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前段时间,浙江台州的一位网友兔妈,为了助力孩子学习,决定“用美食治愈心灵”,从初一到高三,坚持给儿子送餐6年,而且每天的菜色几乎都不重样。
兔妈还晒出了制作美食的过程,荤素搭配合理,食材十分丰富,一顿饭至少有5、6种菜品。 因为送的是午餐,所以一般从早上8点,她就开始准备了,11点左右给孩子送去。 制作过程如此费时繁琐,竟然还坚持了6年,足以说明这位妈妈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
网友们看到后,都羡慕不已,纷纷感慨妈妈的付出和伟大。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不少人认为,妈妈这种形式的关爱,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很大。 父母付出的爱和关心,怎么就变成了压力?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
为什么给得越多,孩子反而越不“领情”?
相信不少父母也有过这样的困惑。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父母的付出,之所以得不到孩子等价的回馈,是因为,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还停留在物质层面,却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需求。 去年,我在一家补习机构工作,接触过许多孩子,有一位叫做小浩的16岁男孩,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来补习的大多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但小浩不仅成绩好,而且学习还特别自觉,平时就算没有课,也会来教室自习,几乎每天晚上都等补习班关门了,他才回家。 可这样一位“好学生”,在父母眼中却是个“问题孩子”。 不但经常跟父母吵架,对父母也十分冷漠,有一次父亲生病住院,小浩竟然一次都没去医院看望过。
小浩父母是自己创业发家的,因为以前吃过贫穷的苦,因此在富裕后,就特别舍得给孩子花钱,孩子想要什么,都是有求必应。 他们实在想不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平时也从没打过他,骂过他,他到底还有哪里不满意?” 后来,补习班老师在和小浩聊天时,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 小时候,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就将小浩丢到了各个补习班,让老师帮“管”儿子。 父母不仅缺乏陪伴,还经常喜欢对他横加批判。 有段时间,小浩喜欢上了跳舞,父母虽然给他报了班,但却经常对他说:“跳舞玩玩就行了,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学跳舞。”
小浩歌唱比赛拿了一等奖,父亲随手甩给他2000块钱,说:“唱歌好有啥用,等你拿数学比赛第一名,奖励你1万块。” …… 父母给了他优渥的物质生活,却没给他足够的理解和尊重。 最终,小浩对父母越来越失望,再也不愿跟父母沟通了,宁愿整日呆在补习班,也不愿回家面对父母。
现在的孩子,基本的物质和安全需求已经得到保障,已经开始过渡到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上。 因此,比起物质上的满足,孩子更渴望能得到心理层面的尊重和理解,关心和爱护。 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依旧体现在吃得好、用得好、教育好等等外在的、物质的层面。 诚然,物质的满足确实能给人带来快乐,但这种低层次的快乐是有阈值的,等到达极限后,再富足的物质条件,也无法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 只有高层次的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让人得到持久的,真正的快乐。
“心理营养”不良,孩子长不出健全的人格。 美国心理学博士林彩文曾提出过一个理念,叫做“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指的其实就是心理需求,就跟孩子的身体成长离不开物质营养一样,孩子如果想要拥有健康的人格,有力量的心灵,那么就要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
这些心理营养,指的是爱、安全感、接纳、赞美等等,较为正面、积极的情感。 而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理需求长期被忽视,心理营养匮乏,那么孩子的人格很可能就会产生缺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的蛤蟆先生,就是“心理营养”不良的典型案例。 蛤蟆先生从小就家境优渥,他住在漂亮的庄园里,父亲经营着家族的酿酒企业,家中往来的都是各界精英。 父母去世后,还给蛤蟆留下一大笔财产,确保他一辈子衣食无忧。 但蛤蟆却过得不开心,甚至还得了抑郁症,几度起了自杀的念头。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蛤蟆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却发现这段时光,给他留下的只有悲伤: 父亲严厉苛刻,不仅从未给过他肯定和鼓励,还动不动就因为一些小事训斥和指责他;
母亲性格懦弱,一直劝他忍耐脾气,压抑情绪,不要跟父亲作对。 …… 为了讨好父母,蛤蟆一次又一次地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变成了一个“没有脾气”的孩子。 他不敢讨要拥抱,因为怕父母会拒绝;不敢去愤怒,因为担心会受到惩罚。 然而,日复一日的压抑,终于崩断了他最后一根神经,让他走向了抑郁。 著名心理学家埃瑞克·伯恩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小孩。 刚出生时,我们内心的小孩都是“自然型儿童”,拥有着最纯粹的喜怒哀乐。 但如果经常被父母忽略、轻视、贬低,为了适应这样的状态,内心的小孩就会转变成“适应型儿童”,变得听话、讨好、顺从,甚至是自我攻击,自我否定。 “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本来没有好坏之分,它们交替出现在我们的人格里,是我们完整人格中的一部分。 但如果心理需求一直被忽视,得不到足够的“心理营养”,那么“适应型儿童”就会越来越壮大,最终导致人格失衡,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而一个有人格缺陷的孩子,就算将来能取得成功,但他们的内心因为缺乏情感的连接,时刻都会感受到空虚、迷茫、没有归属感。 最后很可能会像蛤蟆先生一样,精神逐渐走向崩溃,甚至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
如何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孩子是社会人,他们时刻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孩子行为偏差的背后,就是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认知。 虽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需求,但从长远人格发展角度考虑,给孩子创造归属感和价值感,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营养”。 那么家长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无条件接纳
这里的接纳,指的是两个方面: (1)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教授丁延庆曾吐槽说,自己小时候明明是个“神童”,无奈女儿却是个“学渣”。 丁延庆教授最终选择了跟自己和解,接受了女儿的平庸。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无法接纳孩子的差异,总是试图将孩子改造成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小孩”。
然而,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独立的生理特性和人格差异。 父母如果不尊重孩子的差异,强行“改造”,只会创造出“问题小孩”。 只有放下对孩子的固有期待,从内心深处去认同孩子的差异,接受孩子的本来面目,孩子也才能真正地认同自我,接纳自我。 (2)接纳孩子的情绪,对孩子时刻怀有同理心 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是意味着对孩子“无条件纵容”,而是允许孩子表达自我,展现自我。 在孩子表现出悲伤、冷漠、厌恶、焦虑等负面情绪时,家长应该怀着同理心,引导孩子健康地释放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打压和禁止。
帮助孩子寻找价值 什么是价值感? 简而言之,价值感其实就是被需要的感觉。 孩子如果觉得自己不被需要,找不到价值感,就会生活在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之中,找不到前进动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父母可以从2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多参与家庭劳动 现在很多父母,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完全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 导致孩子的价值感都建立在学习上,一旦学习体系崩塌,孩子的世界也塌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 在跟父母一起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对家庭有贡献的,是被需要的、有价值的,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2)陪伴孩子多去尝试,多去探索。 陪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多去尝试新鲜事物。例如尝试去野营,周末带孩子去观察鸟类,或是鼓励孩子去尝试喜欢的乐器。
多接触不同领域,而不是将视野局限在学习上,让孩子找到热爱的东西,拥有多种爱好,当价值感建立在更多的维度上时,才能更牢固。 写在最后 教育是个双向的过程,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前提,是父母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父母如果为了孩子,而牺牲自我,孩子收获的并不是感动,而是压力和愧疚。这种愧疚会迫使孩子也不得不去做牺牲,为父母做出妥协。 而长期妥协牺牲的结果,就是父母和孩子心中都堆满了怨念,双方过得都不快乐,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父母快乐,孩子才会快乐;父母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孩子也才会尊重自我,认可自己的价值。 总之,每位父母,在爱孩子之前,多爱自己一点;每个孩子,能从父母那里汲取足够的心理养分,他们的心身才会更健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