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门前总会反复检查门锁,说明你病了
时间:2021-11-24 15:3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必须反复洗手,一天甚至要洗上几百次,还是认为手上有脏东西。出门后又会折返回去再次去检查房门有没有,煤气、水龙头等有没有关? 即使自己记得清清楚楚这些已经安排妥当,但还是无法抑制自己再回去看的冲动。如果你有以上这种行为,那么很有可能你患上了强迫症。 不少强迫症患者有自残的行为,会用刀来割手,迷恋流血受伤的感觉。通常有这些行为的人想要制止这种想法,却无能为力,他们有着强迫性思维与强迫性行为。
并且,即使意识到了这种行为的不妥当性还是难以改变和控制。这些强迫性行为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同时,他们也为此感到深深的困扰。 在神经心理学中认为,强迫症(Obsessive-ComulsiveDisorder)是一种精神疾病,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学习、工作能力和社会功能。 其特征表现为难以做决策、十分关注信息分类、经常需要复述信息,并怀疑决策的正确性。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高达2-3%,会引发沉重的医疗和社会负担。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强迫症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强迫症是焦虑障碍中的一种,并不是人们认为的:“你少想一点”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它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与我们的生理基础息息相关,并不能受到本人控制。如果我们身边有强迫症患者,我们应该更多的给予他们耐心与支持。 对于他们来讲,成日里饱受病痛的折磨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并且他们长期经历着周围人看在他们的异样眼光,容易造成习得性无助与焦虑和痛苦。 认知疗法创立者贝克认为信念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经历,影响着人们认识评价主客观刺激,并认为功能性失调信念是强迫症导致的重要因素。 功能失调性信念主要包括: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以及责任感的夸大;完美主义和对不确定性的不可忍受;强烈的控制欲;思想与行动融合。
功能性失调信念是个体对闯入性思维产生不适当的评价,从而使其演变为强迫思维。所以,强迫症认真行为理论中提出闯入性思维这一基本概念。 Clark,urdon和Byers(2000)认为闯入性思维是重复出现的、难以被个体接受和控制的思想、表象、或冲动,它们来自于个体内部,会影响个体当前的活动。 患者会觉得世界到处都充满危险,并且对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过大夸张,悲观。研究表明,超过80%的强迫症患者有闯入性表象,并且其中2/3的闯入性表象与早年的创伤有关。 可以说,大部分患上强迫症的人都是因为在过去有过创伤经历。 并且,强迫症患者有着更高的控制欲和控制感,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完整的掌控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如果事情出现一点纰漏,他们会情绪反应过度,十分崩溃。
他们会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已经责任感过分夸大,为了避免自己做错事而被责备,他们倾向于反复检查确认,避免因为自己而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意外。 有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在高责任感的情境下比低责任感的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强迫体验。 如果你的父母是一个十分严格的人,凡事要求你做到最好,并且要求你将房间每天整理的井井有条,久而久之,你很有可能发展为强迫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强迫症对人的危害十分巨大,是前20位最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 关于强迫症的病因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心理学家与生理学家普遍认为强迫症的形成与个人经历、性格以及内分泌都有关。 一些人明知自己有强迫症,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控制,却拒绝就医。在他们看来,去医院会被当成精神病一样对待,为了面子思想,他们抵触与医院接触。 强迫症发生到完全不可控时,再去医院已经为时已晚。生命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即使你患上强迫症,也只是身体生病了而已。 我们需要客观看待这件事情,不要对身边有强迫症的人带有色眼镜,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支持他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