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真实个案 >

男人是否疼爱自己的妻子,决定了孩子未来是否有出息

一个人爱与被爱的能力,大都是从抚养人,也就是父亲和母亲身上学到的。

如果说,母子关系是成年后爱情、婚姻等亲密关系的雏形,决定了个体在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能力,那么,作为人类伟大亲子之爱之一的父爱,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是否有出息。

然而,父子关系又不只是取决于父亲和子女两个当事人,还跟夫妻的关系高度相关。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母亲对自己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影响,父母的婚姻关系,也会影响父亲在自己心中的印象。

一、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取决于他和父亲的关系

所有的孩子离开子宫后,遇到的第一个外部世界的人都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孩子是通过妈妈的肚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孩子们会本能地相信妈妈是自己内在世界的一部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客体关系理论。三岁之前,母亲和孩子是共生的,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亲必须脱离这种和孩子如共生一般的亲密关系,否则容易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很多消极影响。

为什么生活中可以见到很多所谓的“妈宝男”“妈宝女”,无论谈实习找工作,还是结婚生子都必须征得妈妈的同意?是因为他们还没实现真正的生活独立和人格独立,造成这样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客体分离时期,父亲没尽到相应的责任,没有在孩子成长初期,帮助他培养独立探索外界的能力。

虽然,在孩子三岁之前,父亲很难发挥直接的养育作用,孩子除了需要母亲乳汁的喂养,还必须从母体身上获得稳定的安全感和自我认知。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时期的父亲,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后遇到的第一个“外人”,也是帮孩子构建对外部世界认知的第一人。如何自然地度过客体分离阶段,父亲是最重要的桥梁。只有父亲能够帮助孩子和母亲完成共生关系的分离,才能让孩子不会过度依赖母亲。

这就是为什么对孩子来说,父亲才是自己和外部世界建立关系的第一条枢纽。

等到孩子三岁时,心理上的“自我”基本形成,这时候就需要父亲带领孩子,引导孩子,去接触外部的世界,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世界的好奇心。这个时期的模式是,父亲怎样影响孩子,孩子就怎样认识这个世界。

美国人类神话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这个结论正是衍生于客体关系理论。

这意味着,当一个孩子能够和生命中遇到的第一个敌人,也就是父亲有良好的关系时,他就能学会一个受益终身的本领,那就是“化敌为友”。

从这一角度来说,父亲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决定了孩子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模式。

二、有好爸爸的金色童年,将治愈孩子的一生

然而要培养出这种健康的相处模式,还取决于丈夫对妻子的态度。只有妻子在丈夫身上感受爱,她才能将这种爱成千百倍回馈到孩子身上。

如果一个人的童年,能同时在父亲和母亲的身上学到爱与被爱的能力,那么在他未来的人生中,不管吃多少苦,过得有多艰难,都会因为这个金色的童年,而拥有感知幸福快乐的能力。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妈妈在扮演主要的养育角色,但爸爸的角色也同样重要。这正是孩子培养对外界认识的一个关键时期。

如果在孩子早年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的注意力都过度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就容易形成娇纵的性格,会产生“我是全家最重要的人”“所有人都该关注我”等想法。

所以这个时期,爸爸要树立好一个顾家好丈夫的形象,最好当着孩子的面照顾妈妈,而不是跟着妈妈一起照顾孩子,甚至指责妻子照顾不周。

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刻意给妻子捶捶腿按按摩披件衣服,甚至主动打扫家务,孩子将会从父亲身上看到,所谓家庭就是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多维关系,而不是全家人集中在某一个人身上的单调关系。

三、只有好丈夫,才能成为好爸爸

夫妻和睦,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前提。

如果把一个家比作鸡蛋,母亲就相当于里边那层柔软的保护膜,而父亲则是那鸡蛋外层坚固的蛋壳。只有父亲守护好了这个家,母亲才能安心地用她的温柔和坚定,呵护孩子的成长。

所以,在一个家庭里,我们要想着,不仅仅是孩子需要爸爸,妻子也同样需要丈夫。

以及,如果丈夫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那这个家绝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心理学家李松蔚先生在研究家庭结构的时候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亲子关系里父亲的缺失,和婚姻关系里丈夫的缺失,是一回事。”

当一对夫妻成为父母之后,不再用夫妻间的方式来处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就很容易将孩子作为第三方,传达对伴侣不满的媒介。

在心理学领域,这个名词叫做“三角化”。

夫妻关系出了问题,沟通将成为一种让彼此都很苦闷的武器。一想到家中这种迟迟消散不去的苦闷情绪,丈夫通常会选择推迟回家,或者以加班为由干脆不回家,用工作的方式获得家里无法提供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来躲避心里的怨气。

父母关系不和,倒霉的从来都是孩子。

而妻子见状,觉得丈夫是在冷暴力她,甚至误以为丈夫变心了,但她不会对丈夫明说,而是用一种比较负面的方式撒气,跟孩子表达对丈夫的不满,“我当年瞎了眼才嫁给你爸”“你爸不是好男人,儿子你别学他”“女儿以后千万别找你爸这样的男人”……

这种将消极的情绪间接施加在孩子身上的行为,很容易诱导孩子走向偏见和仇恨。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很容易对自己的原生家庭失望,对自己未来的恋爱和婚姻失去信心。这样看来,父母在断绝精神世界的沟通和包容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好好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的愿望。

所以,幸福的家庭离不开一个好爸爸。一个男人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甚至成龙成凤,就必须好好爱自己的老婆。这样,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精神和人格,迎接成年人世界的挑战,战胜人生中的万千磨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