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真实个案 >

不要只在糟糕的事情发生时,才后悔没好好教孩子

近期的新闻看多了,心中就愈发难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作为一个平凡的妈妈,这几日,我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唯有通过一些知识的分享,希望能帮助父母们缓解一些焦虑,得到一些更加实用的帮助跟支持。

1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来自我学习心理学时认识的一个朋友。

她的妈妈很慈爱,爸爸也对她爱护有加。亲子关系可以说很健康。女孩各方面也都发展得很好。直到有一天,她遭遇了经常到访家中的父亲一个朋友的性侵。

她平日里不是个轻易认怂的孩子。甚至很有一些脾气。然而,性侵发生的时候,她仍然整个人是懵掉的。僵硬在那里,毫无反抗余地。事后,甚至连向父母的倾诉和求助的意愿都没有。一直到很多年后,依靠心理援助才从那段阴影中走出来。

后来妈妈震惊地问: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她的父母很开明,经常对女儿说:有什么事我们来解决。但这一段经历,女孩仍然无法说。她会毫不犹豫地告诉父母所有事情,除了这件事。

因为,在女孩长大的经验里,虽然所有事都可以拿到这个家庭的桌面上去讲,唯独性不行。

真实个案:不要只在糟糕的事情发生时,才后悔没好好教孩子

2

一直记得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那时我10岁。

有一回,我穿着裙子半躺在家门口的躺椅上晒太阳,觉得惬意无比。我伯父到访,瞪了我一眼,说:

女孩子家家,躺得四仰八叉,不知道害臊!

我当时吓得就站起身来,脸刷地从头红到脖子根。

那一刻我认定我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我错了什么?我的错在于不够检点。我的刚刚开始发育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被紧紧地藏起来。等我长大后也一直这样教育我的孩子。

我说,你身体的私密部位绝对不能让别人碰,因为它们很重要。直到有一天,一位性心理咨询师朋友的科普才让我意识到,自己步入了一个多么大的误区。

她说:

“当我们单一地、紧张兮兮又义正言辞地向孩子强调‘身体的隐私部位是很珍贵的,不能被触碰’,这无法真正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相反,只教会了孩子贞操观,加重了孩子的羞耻感。一旦真的遇到坏人侵犯,孩子不仅很可能无力反抗,并且还将丧失掉向外求助的能力。

为什么?

因为既然最珍贵的东西被破坏了,那就意味着‘这事情太坏了,我一定是犯错了,我绝对要把这个秘密藏起来,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知道。’”

在孩子心中早早习得了一个可怕的逻辑:开口说出来可能引发的后果,会比遭遇性侵本身更加的糟糕。

真实个案:不要只在糟糕的事情发生时,才后悔没好好教孩子

3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真正重要的不是贞操观,不是身体的特定部位,而是孩子的整个人。是你的身体由你自己说了算。是你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大声喊不。是你对你自己的身体拥有绝对的隐私权和自主权。

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一个孩子拥有力量,在他们感受到任何不舒服的时候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远离犯罪现场。

哪怕他们真的遭遇侵害无力反抗,他们也能够毫无羞耻心地及时求助:

我没做错任何事,是他们让我难受了,请及时惩治坏人!

而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不是简单的言语说教就能做到。我们需要在平日里就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民主的氛围,尊重孩子对于他们的身体、他们的生活的每一个决定。

当孩子不希望被亲亲、被抱抱的时候,放开他们。

当孩子希望对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有选择权的时候,尊重他们。

当孩子难过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感觉到任何不适的时候,承认他们的情绪,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要。

要让孩子真正懂得爱惜自己,父母首先要真正爱惜孩子。

要让孩子真正懂得拒绝坏人,父母首先要在跟孩子的点滴互动中,接受孩子的拒绝,允许孩子说“不”。

真实个案:不要只在糟糕的事情发生时,才后悔没好好教孩子

4

可惜,性羞耻感在我们的文化中太重太重。曾经我们在写性教育的文章时,因为把生殖器名称写了出来,被若干家长严厉批评过。

他们认为,我们这样会把孩子教坏的。然而就像那句话说的,你嫌性教育太早的时候,犯罪分子从来不嫌孩子太小。

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到底能够给到孩子什么样的支持?

  • 学着尽量坦然地跟孩子谈性。

提到性,我们就不由得满心满脑的道德评价和羞耻。似乎跟孩子去谈性的时候,是在把一个龌龊的东西扔给他们一样。

殊不知,正是我们的态度无声中告诉孩子,性是糟糕的,不该被言谈的。虽然现在一些年轻父母也知道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那份紧张和尴尬仍然难免。可你知道吗?

当你很紧张,很想赶紧谈完了性这个事就不用谈了,就赶紧跑了,那么孩子听到的不是性的内容,他听到的是爸爸妈妈的紧张。他会感觉到,这个事情爸爸妈妈其实是不愿意谈的。我的父母是不希望耐受性这个事情的。那以后,孩子就可能不会再找你了解性方面的问题了。

我们常说,育儿先育己。在性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不断地去锻炼自己的耐受度,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

  • 不要只在糟糕的事情发生时,才跟孩子谈性。

我承认,近来系列虐待、猥亵和性侵儿童相关的新闻,让每一个做父母的心都碎了。很多父母就是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才想起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于是,孩子们的脑海里会感受到,性可能意味着风险。

提到性,就可能会和遮遮掩掩、不清不楚的感觉联系到一起。或者会让孩子感觉到,性是坏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请不要每次遇到性侵事件,才想起要跟孩子做性教育。

当身边有人怀孕,有一个宝宝降临,或者看电视看到一个相亲相爱的镜头,其实也都可以适宜地跟孩子聊一聊,两性结合的美好。毕竟,性的议题会是我们一辈子都要面临的议题。

每个做父母的,一定不希望孩子每每触及这个议题,都一脑门子的苦大仇深。

总之,

  • 性教育应该是直接的、客观的。含含糊糊往往等同于零。

  • 性教育宜早不宜迟。

  • 性教育,它不像上一次课,搞一次活动,完成一笔交易,做完了就万事大吉了。它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能自然而然地发生着,进行着。

  • 性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提防这个世界的阴暗面。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性,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美好的,值得我们去跟所爱之人一起去享受的。

  • 最后,性教育应该是放在关系中去进行的。抛开亲子关系,抛开亲子沟通,单纯是谈性教育,最后也都会变成照本宣科,白费功夫。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