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善调、脾、肝、肾的美容灸穴位?
时间:2019-03-12 19:27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穴名:三阴交穴 归经:足太阴脾经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穴性:健脾和胃、调理肠道、滋养肝肾、调节小便、调理经带、强身保健、益寿延年 主治:1.消化系统病症;2.泌尿系统病症; 3.生殖系统病症;4.神志病症;5.强身保健、益寿延年; 6.其他病症 三阴交,穴属脾经,因为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经脉的交会穴,故得此名。别名"太阴"、"承命"(《千金要方》)、下三里(《中国针灸学》)。 一、定位取法 三阴交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图27-1),胫骨内侧缘后方,取穴时可用自己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内踝高点,示指上缘就是本穴。 二、治疗作用 穴性:健脾和胃、调理肠道、滋养肝肾、调节小便、调理经带、强身保健、益寿延年。 三阴交是全身要穴之一,主治范围: 三阴交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功能主治都与脾、肝、肾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主要用于防治因脾、肝、肾功能失调引起的多种疾病,诸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病症(包括男性病、妇科病)。 1.消化系统病症: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完谷不化,腹、腹痛、腹鸣、泄泻、痢疾,黄疸。 对于发病较急、腹痛较甚、拒按、腹泻较重者,最好用针刺法,直刺~1.5寸,留针20~30分钟;而起病较缓、腹痛隐隐、喜暖喜按、腹泻较轻者,可用指压、按摩、皮肤针或皮肤滚针刺激,也可以单用灸法,每次艾条(或艾灸器)灸10~15分钟。每日1~2次。 有一次我和一位非业务人员监考,他说他今天闹肚子了,监考的第一节课就跑出去上厕所好几趟,我说:"你不是抽烟吗?我告诉你两个穴位,一个三阴交、一个申脉穴(足外踝高点直下凹陷处),你用香烟灸灸。"结果,腹泻就止住了,第二节课就能正常监考了。 2.泌尿系统病症:小便频数、淋漓不尽、遗尿、小便失禁,小便不、尿闭、水肿。此类病症若伴有尿黄、口渴、尿道痒痛、大便偏干时,宜刮痧、针刺法;若小便清长、面色萎黄、气短乏力,则以指压、按摩、艾、皮肤针或皮肤滚针刺激。如果能针灸并用,疗效更佳。每日1次。 针灸治病,对人体有一种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三阴交既能治疗遗尿,又能治疗尿闭,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小便不利、尿闭,膀胱常常处于充盈状态,指压、按摩的力度不宜重,否则患者会有紧张不适感;皮肤针或皮肤滚针宜中度刺激,艾灸或针灸并用。每日1~2次。 2010年上半年,也就是我的"儿童穴位保健"电视讲座节目播出之后,江西观众胡女士就用所学到的穴位保健给自己姐姐的孙女(每晚尿床1~2次)治疗遗尿,当天晚上就没有尿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胡女士打电话对我兴奋地说,尝到了穴位保健的甜头,很希望能有机会继续学习,以便今后能为自己的孙子防病保健。后来她果真从江西来到南京参加了我在华夏老年大学的中医养生班的课程。 3.生殖系统病症:男子遗精、阳痿、早泄、男性不育、阴茎痛,疝气,女子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赤白带下,子宫脱垂,产后血晕、恶露不行或不止、腹痛、胞衣不下,小腹疼痛、症瘕,不孕症等。 大凡女子的这些病症,都会在三阴交穴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痛,因此,各种刺激方式均可以有效地治疗这些常见的妇科病症。如见月经色红或紫,甚至带有血块,腹痛连及两胁、拒按,乳房胀疼,小便黄、大便偏干者,可行指压、按摩、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不灸或少灸;如见月经色淡、质稀、腹痛喜暖喜按、面色苍白或萎黄者,应指压、按摩、针灸并用。像痛经、产后腹痛这种病,一般艾灸10~15分钟即可止痛。于下次月经来潮之前的2~3天,提前针灸,还能预防痛经的发生。在日本,就崇尚青年人灸三阴交、关元穴(脐下3寸),以旺盛生殖机能,防止性病,于女子并调理月经。三阴交穴可以广泛治疗经、带、胎、产、乳及诸多妇科杂病,可以说是妇科要穴之一。可以经常施行指压、按摩、艾灸、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治疗期间,须注意畅达情志,避免或减少性生活。长期坚持,多收良效。 有一年,我在农村巡回医疗,有一天背着药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农田里人们都在插秧,一片繁忙景象。只见路边却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双手捂着肚子蹲在地上。一问方知,她因为月经来潮,又下水田干活引起痛经。由于在田边地头宽衣解带不大方便,我立即就地给她按压了小腿上的三阴交穴,马上肚子就不痛了。同时叫来生产队的干部,说明情况让这位青年回家休息。 前些年出差去天津,在火车上遇到三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正在为其中一个小姐妹掐人中,我问她们是怎么回事?她们说那个女同伴肚子痛得很厉害。我又问那个女孩子是不是月经来了?她点头称是。于是我当即给重力按揉三阴交穴,腹痛顿时就缓解了。 4.神志病症:失眠、抑郁、痴呆、癫症、狂症、痫症。 5.强身保健、益寿延年:中医学认为:肝肾为人的先天之根,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任脉统率一身之阴气、精血,关元是人体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在。常常刺灸和按摩三阴交,就可以振奋人的先天之根、后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气,使人的肝肾之气充足、脾胃之气旺盛,食欲增加,气血生化有源,脏腑功能健全,从而起到强身壮体、推迟衰老、益寿延年的作用。由于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其强身保健、益寿延年的作用十分似足三里穴,故又有"下三里"之称。 6.其他病症:三阴交穴的其他治疗作用还涉及对血液、血压和血糖的双向调节,故既能用于高血压、高血糖,也能用于低血压、低血糖;另外还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的功能作用,对贫血、下肢(尤其是双脚)发凉、怕冷,阴股内廉疼痛、瘫痪,以及皮肤干燥瘙痒、荨麻疹、湿疹、毒、疮疡痈疽、眼睑下垂、咽干喉燥、声音嘶哑等有较好的疗效。 鉴于三阴交、关元穴都与脾、肝、肾的功能活动有关,故针灸临床常将二穴合用,有健运脾胃、调理肠道、滋养肝肾、调节小便、调理月经,及强身保健、益寿延年等功效。 三、操作方法 三阴交的操作方法,可酌情选用指压、按摩、搓擦、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艾灸、小火罐拔罐等。 三阴交穴的搓法,最好能连带着太溪穴(足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及搓脚心(涌泉穴)一起施术。三阴交是脾经的,太溪是肾经的,一个属于后天之本脾,一个属于先天之根肾,三阴交搓太溪法,脾、肝、肾都得到了调节,调补先后天之气血,既补气又养阴,还强壮泌尿、生殖机能,而且还生津止渴、润肠通便,对中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图27-2)。 由于三阴交主血,对各种刺激又比较敏感,故孕妇不宜针刺,其他刺激也不宜过强,以免伤及胎儿,引起流产或早产。据明代针灸医书《针灸大成》记载:"宋太子出苑,逢妊妇,诊曰:'女'。徐文伯曰:'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视,文伯泻三阴交、补合谷,胎应针而下,果如文伯之诊。"说的是:宋太子喜医术,有一天他同他的老师徐文伯一同外出踏青,迎面碰见一名孕妇。宋太子想在老师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本事,给孕妇诊脉后说道该妇人怀的是一个女孩;而徐文伯诊脉后认为是双胞胎一男一女。太子性急,当即就要剖腹看个究竟。徐文伯制止说道:不可,臣请针之。于是用针泻三阴交、补合谷穴,胎应针而下,果如文伯所言。后世以三阴交(泻法)、合谷(补法)为孕妇禁针之穴。 补合谷、泻三阴交为什么能堕胎?因为胎儿在母体,主要依赖精血的滋养。脾统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三阴交是脾经第一要穴,又与肝、肾二脏密切相关,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肝藏血,为女子先天之本,肾藏精,内系于胞宫。所以,三阴交也主精血,系于胞宫。女子在妊期,精血当补不可泻,泻三阴交必损胞胎。 合谷穴是大肠经第一要穴,与肺经相表里,主一身之气。补合谷致气盛。现代研究表明:补合谷能增加子宫收缩的力度和频率,促使宫口开放,在泻三阴交之血的同时又补合谷之气,是谓"血衰气旺",堕胎即是子宫强烈收缩损伤阴血的结果。根据这一作用,古代针灸医书又有"难产补合谷、泻三阴交"之说,这倒可以为大龄女青年在分娩中出现难产时提供一个缩短产程的方法。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对孕妇补三阴交,使其血旺以养胎,泻合谷使其气弱,减少对胞宫的压力,却正好能起到保胎的作用。这既是腧穴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的体现,又是逆向思维在针灸医学上的用。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