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病把脉,了解懂把脉原理
时间:2019-05-30 13:05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中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奥妙无穷、文化底蕴深厚,在世界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在与疾病的抗争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为什么中医在手腕上按一会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
这里就要讲到中医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了。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
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也就是桡骨茎突处,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关”,称为中指定关。 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1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 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 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最常见的脉象有:浮沉、力度、粗细、快慢。 浮沉 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脉的浮沉之别 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 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 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 也就是说,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 力度 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要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反复做上好几次。 这样做是因为要用指头感受脉的强弱与变化。 按下去的时候,感觉脉很硬、很实、反弹力度很强,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 要是手指按下去没遇到多少抵抗,甚至稍一加力,脉就没有了,那这个脉就是没力量,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的力度是偏弱还是偏强。 什么意思呢? 有力,代表正气实,但如果邪气跟正气有一拼,中医通常就会说邪气实,正气还行,照着邪实去治就可以。 没有力就代表正气虚,治疗上首先要补充、扶助正气,正气足了,自然能够与邪气交争! 从治法上看,有力的脉,中医常用的是攻、泄之法,比如麻黄汤证,要求的是脉要紧,承气汤之类的,要求脉要实,说的就是要有力,如果脉无力用了这些方剂,就是过度攻伐,造成反的作用! 无力的脉中医通常要用补法,比如桂枝汤证的脉缓,四逆汤证的脉微弱,都是无力的脉,不能攻下,只能补养。 至于要用多大的药量,攻之中要不要加补的成分、补之中要不要加攻的成分、加多少,就要从脉的有力没力的程度上去分析判断。 粗细 只知道脉的力度还不够,还有一个小动作,用指头从拇指一方向尾指一方、再由尾指一方向拇指一方这样水平来回地小心按摩或推摩几下,感知脉管的宽度,通俗的说就是看看脉有多粗大或者多细小。 因为正气津血足了,要流动,要往外输送,不仅力量会大,要求输送管道(血管)的空间也得大,否则正气足了但空间不够,不能及时地往外送。 所以仲景说“阳明脉大”,阳明是多血多气的,要输送它,脉管就得大。以此类推,“细”当然就是气血不充沛了。 但这里有些特殊情况,临床上常有脉大而无力或脉小而有力的例子,这就涉及到气血的偏盛偏衰问题了。
气血是互为阴阳的两个东西,气主要管输送,把血灌输到全身,所以它属阳,主动、主扩张。 血属阴主滋养,它有个很实在的形体(液体),看得见摸得着。脉的力量或粗细是气血共同的功劳,但血侧重于脉的力量,气侧重于脉管的粗细。 它们都强,脉就粗而有力;都衰,就细而无力;气衰血强,脉就细而有力;气强血衰,脉就粗而无力。所以粗细还要有没有力气连着一起看才行。 中医就是根据这个判断该用气分药还是该用血分(阴分)药。比如,现代人常说阴虚、要养阴,吃阿胶、喝首乌汁之类的滋阴养阴药。 但如果你的脉细,吃这个就很可能会长痘痘;有的人喜欢吃补气药,人参、黄芪,但如果你的脉粗,吃了就会上火、失眠、烦躁。 快慢 一般脉跳多快算正常? 《素问·平人气象论》里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 也就就是说一个正常人,呼吸节奏是固定的,一呼一吸之间,脉应该跳五次。 判断快慢有什么意义呢? 《难经》有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就是说: 1)快,表示机体的抗病自保系统处在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 2)慢,表示抗病机能已经相当疲惫,进入了一种消极、被动甚至是想放弃的状态。 中医根据脉搏的快慢选择治疗策略,快,就积极配合袪邪,给身体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弹药;慢,就先考虚扶正,不急于攻邪。 所以,中医把脉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