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中医
时间:2018-06-10 10:45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隋朝 (公元 581~618 年) 关于隋代 这段时期战乱频密,人们都希望再一次将国家统一,以回复前汉般的繁荣倡盛。公元581年,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之后更将南朝最后的国家-陈国打败,统一了中国,他建立隋朝并自称为隋文帝。然而隋文帝的继承者,隋炀帝横征暴敛,激起民变。终于公元 618 年被李渊推翻,之后建立了唐朝。 巢元方 (公元 610年) 巢元方 巢元方是一位太医博士,即是皇帝的医师。公元 610年,巢被隋政府指派编写《诸病源候论》又称《巢氏病源》。这书共 50卷分67节,论述了 1,700种病症。它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反映早在隋代就对病源的探讨,发病机理的分析,以及对症候的描述方面,有了相当深入、系统地探索,是中国最早的病因证候学记录。此书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皮肤学、眼科及耳鼻喉科。这本书对病症的详细描述,引起深远影响,许多后世著作对有关的论述都是直接或间接引用本书的原文及论点。 唐朝 (公元 618~907年) 关于唐代 唐朝是由李渊建立的(公元618~626 年)。之后由他儿子李世民继位,著名的唐太宗(公元626~649年)。早期唐朝以多样化的怀柔-羁留手段,形成很多民族部落的归附,扩大了国家版图。唐朝行政机构完备,法律制度严密,经济繁荣,成为当时极为富庶及高度文明的国家 。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诗词绘画,佛教儒学等十分兴盛,对医学发展影响深远。唐朝政府重视医疗,临床医学成为主流,且日趋专科化。另外频繁地与外来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中医学内容 。当时已有较完善的教育机构。 唐朝 公元618 ~ 907年 太医署 公元 624 年唐政府设立了"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及药工四部组成。而医师培训后,主要会为皇帝,皇室及贵族们服务 。医学教育分为两方面:医疗及药学。 皇室医学院 包括医科、针科、按摩科及咒禁科。医科课程规定,学生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之基础课程,然后再学习临床之内科、儿科、外科、耳鼻口齿科及拔火罐科。咒禁科即以法术驱邪治病,是受道教及佛教等影响的重要中国传统,反映了中医全面性的治疗手法中,精神修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药园 同时期在京城还设有药园,招收青年充当学习生,学习种植及制作药材,以培养药学人材。 考试 考试制度 这个时期的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设立考试制度的国家,并促使其他国家相继仿效。公元931年,阿拉伯也开始要求医生通过考核来确定资格。直到公元1140年,西方国家罗马才立法,要求设定考试以评定医生资格。 唐太宗执政期间,公元 629 年,即太医署成立 5 年之后,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在某些州郡建立。公元713年,地方政府可自行委任教师到这些地方医学院教授。公元723年,地方政府已授权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务。医学教育形式因此而并非只有"师徒相授"了。 第一部国家药典 《新修本草》 -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颁行的药典 先前曾提及《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药典参考,大概是公元前一和二世纪的作品。 之后被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校订并重新命名为《神农本草经集注》。也是中医本草的重要文献。唐朝首创由政府委任组织编撰药典颁行全国。在公元 657~659 年间,唐政府命令苏敬等20位同业专家集体编撰,同时又诏令在全国各地征集道地药材,绘成药图。终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 《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的政府药典要早多个世纪。 中外医药交流 佛教徒去印度 朝圣并带回经文 由于中国强士不断扩张,交通运输系统改善了,与外面的文化交流增加,中国派医师到外面如高丽、日本、印度及越南等,很多前述的医着又被翻译成该国语言。中医学开始渗入其他医学文化。另一方面,这些外来的文化也扩充了中医学内容。从韩国输入了很多草药,例如人参、白附子、 玄胡索等,从越南输入的也有香草,苏木和丁香等。 由于佛教普及,僧侣们常常往印度朝圣,加强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许多印度医书被翻译成中文,据记载当时有印度医生在中国行医。中医眼科技术的提高也归功于印度医术。作为回报,中国药材例如麻黄、人参和白芷等被带到印度。 由于阿拉伯商人到中国经商,中药也影响了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将炼丹术、脉诊技术以及草药如大黄、肉桂等带回国。炼金术就是经此而流传到西方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新品种草药例如香、没药和葫芦巴等输入了中国;来自波斯的无花果,今天仍是中医用于通便的常用药。此外西藏医药也从中医及阿拉伯医学中获益。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药王 药王- 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中国医药发展史里最有影响的医师之一,他的行医手法及医德尤甚。由于自己身体虚弱,使他对医药产生兴趣,并以自己为首位病人。孙思邈精通医药、佛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当时隋文帝、唐太宗及唐高祖都希望诏他入朝为官。然而孙思邈一 一拒绝了这些职位,而是贡献自己的一生为普通百姓服务。他相信最佳的治疗方治是预防疾病发生,最差的治疗方治是当疾病开始后才处理,后者意谓医师们不能保持病人身体。 孙思邈最出名的著作是《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共30卷记载5300首医方。《千金翼方》共30卷记录了2571条药方。孙思邈对疾病的观念及疗法至今仍受高度重视。当时他已了解到霍乱及痢疾的成因是饮食不洁,而非人们普遍相信的邪恶之说;他正确地认识到是一种肺脏疾病,亦是创新的观念;他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麻疯病专家,有记录说他治疗过600个病例。 孙思邈亦闻名于诊断及治疗缺乏病。虽然他不了解甲状腺肿大的原因(是由于碘缺乏所致),但他知道会发生在山区居住或饮用不洁食水的人士;于是处方鹿及羊的甲状腺给病人,以提高甲状腺素的摄取量。对于夜肓症(维他命A缺乏引致的夜晚视力不良疾病),孙思邈利用、牛及羊的内脏将此病治愈,肝脏含丰富维他命A,可以补充病人的不足。他亦是医学历史上,第一位记录脚气病之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医生,脚气病是一种由维他命 B1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疾病。孙思邈会处方给脚气病人富含维他命 B1的复合方剂。 孙思邈倡导积极养生,反对魏、晋时期盛行的服仙丹求长生方法。他强调更积极的方法,例如锻炼气功、体操及推拿等,以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他反对日常生活中过度饮酒、食用未经处理的肉类及在公共场所吐痰。孙思邈认为在诉诸用药之前,应先尝试饮食治疗。 孙思邈的其他创新包括针灸和药物方面。他主张针药并用,并探索出新的应用穴位,创制彩色经络图。他认为艾灸应该在施行针刺疗法之前执行,而且强调使用 阿是穴,是今天被医家们常用的穴位。孙思邈有非常丰富的草药知识,而且非常注重收割季节及处理药材方法。对中国药物学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责任编辑:admin) |